首页 洗耳恭听:读懂音乐大师

琴弦在燃烧——塔希纳录音寻踪

字体:16+-

富特船长的大副

第二次世界大战尾声,柏林之围已成,建筑师出身的德国军备部长阿尔伯特·斯佩尔打算动用手里的权力,保柏林爱乐免遭战火荼毒,遂安排乐团到巴伐利亚一个边陲小镇演出。然而,1945年3月28日的演出刚结束,戈培尔随即命手下将乐团押回柏林。对于斯佩尔,戈培尔在1944年的一篇日记里写道,“他生来是一个技术人员,很少关心政治,所以在严峻的危机中,他的抵抗能力要弱一些”(见《希特勒的追随者》,多·克洛卜著)。耐人寻味的是,当天的演出曲目包括理查·施特劳斯的《死与净化》,颇有给第三帝国唱挽歌之意。

不过那天回柏林的人群里还是少了一个重要人物,他就是冒险带领妻女逃往美占区的首席小提琴手杰哈德·塔希纳(1922—1976)。1941年,未满20岁的塔希纳受富特文格勒邀请成为柏林爱乐的首席,和另外两个首席恩里克·罗恩和西格弗里德·鲍里耶斯,轮流坐镇乐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欧洲老牌乐团首席小提琴,基本上以类似于第二指挥的身份影响着整个乐队,手势含混的富特文格勒的意图,很大程度上要靠首席的理解和行动,把节奏和力度的信号带出来,而这种局面的形成,事实上又依赖于首席和指挥之间的默契。这个时代的一些著名首席独奏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特别是协调能力超群,直到进入卡拉扬时代,柏林爱乐的指挥和首席的合作关系,才被上下级关系取代。

杰哈德·塔希纳幼时在布达佩斯师从胡鲍伊,后到维也纳跟胡贝尔曼习研。留存至今的一段1942年希特勒生日前夜音乐会的纪录片片段可以看到他的身影,那场“贝九”结束以后,戈培尔到乐池边上向富特文格勒伸出手来,画面里富特文格勒的左侧近身位置上站着塔希纳,他神色严峻地看着富特文格勒演出了他一生最具勇气的一幕:在全场行纳粹礼前一刹那,他把左手握着的白手帕悄悄传给了右手,避免了接下来的纳粹礼,塔希纳成为这个历史性场景最近旁的见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