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主要讨论主观性对语气词“焉”形成的影响。主观性指的是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汉语的语气词词汇意义空灵,游离于句法结构之外,但是却是言语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类词,因为它们表达的就是言语交际者的主观情绪和态度,在语用层面作用于言语的受众,因而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主观性对语言的影响称之为主观化。主观化既是一个共时的概念,也是一个历时的概念,指的是语言为表现主观性而采用相应的结构形式或经历相应的演变过程。也可以认为,主观化是一种语义——语用的演变,即意义变得越来越依赖于说话人对命题内容的主观信念和态度。我们通过对“焉”语法化的分析发现,伴随这一语义——语用演变的是“焉”句法地位的下降和语用功能的增强。这一过程其实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代功能逐渐减弱,在句法结构上地位下降;二是句式的语气逐渐附着到语气词上,词汇的主观性逐渐增强。这两个方面又是杂糅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在指代功能减弱的同时,语气功能在逐渐增强。
(一)《左传》(前八公)中的“焉”
语气词“焉”大致在春秋末或战国初就出现了,《左传》(前八公,下同)中“焉”已有了较典型的语气词用法。之前的今文《尚书》中共有四例“焉”,钱宗武认为都是语气词[21],而据我们分析,“焉”字仍是指代词。如:
(1)今日之事,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尚书·牧誓》)(——愆:超过;止齐:止而齐,即整顿队伍。)
(2)为坛于南方,北面,周公立焉。(《尚书·金滕》)(——立:位。)
上面两例的“焉”具有明显的指代性,都可译为“于此”。
关于语气词“焉”的来源,吕叔湘的分析很有见地:“表示语气的‘焉’字并不是和指示地方的‘焉’字没有关系,我们不妨说前者是从后者变化出来的。‘焉’字实讲是‘在那儿’,而‘焉’字所表语气正是这种带点指示引人注意的语气。”[22]吕先生指出了指代词“焉”和语气词“焉”的共性:提示、引人注意。后来刘晓南拟测了指代词“焉”虚化为语气词的途径:“由于常用于句末煞句,语感上确实已寓有语气词作用。但还不是纯语气词,一般看作兼词。‘焉’的语气词用法,从这里引申而来。第一步是指代含糊重复化,而后从充当冗余成分再进一步虚化为无所指代,就成为纯语气词了。”[23]两位先生指出了指代词“焉”发展为语气词的途径和原理,只是过于简单,“焉”语法化的过程和机制也不是很清楚。本节重点讨论“焉”语气义的形成过程,即“焉”是怎样从句法范畴(指代)进入语用范畴(语气)的,以及“焉”语法化过程中什么因素在起主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