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先秦至唐五代语气词的衍生与演变

四、小 结

字体:16+-

前面我们讨论了“者”“焉”“尔”从指代词演变为语气词的过程及动因,它们具有相同的语法化链:从指代到语气。而这一演变主要是受句式和语言的主观性的影响。“者”常位于前一小句末,随着指代义的弱化,渐趋于表停顿语气和作话题标记,即含有提请对方注意后面说明评述性言语的语用功能。而“焉”常位于后一小句末作指代词,具有提示功能,随着指代义的弱化,“提示”这一语用功能更加凸显。“尔”作为指代词,主要复指前面已经出现过的话语,因而本身就带有提示(提醒)意味,随着指代义的弱化,主观提示功能得以凸显。不过“者”是提请言语的受众是注意后面的言语;“焉”提请的是言语受众注意其前面所说语句;“尔”提示的是一种状态、情况,即告诉受众是这样一种情况,而非其他。

主观性对语言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语用作用于言语,而语法正是语言在使用中产生、形成的规则。特拉格特认为所有的语法化都伴随着主观化,通过对语气词“者”“焉”“尔”的形成的分析,可以看到主观性对汉语语气词发展演变的影响。“者”“焉”“尔”从句法范畴进入语用范畴,正是语言主观化的结果。

不过“者”“焉”“尔”语法化的过程也有自己的个性。一般的语法化过程总是实词或虚词的词义在虚化,伴随词义虚化的是这些词句法功能的加强。但是“焉”“者”“尔”的语法化过程却有不同处,即随着“者”“焉”指代义的虚化,它们的句法功能也在减弱,这似乎有点不符合一般的语法化原理。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伴随“者”“焉”“尔”词义虚化的同时,它们的语用功能却在增强,这是语言的主观性造成的。语气词的形成过程也就是一个语法成分从句法范畴进入语用范畴的过程,这也是汉语及汉藏语系其他一些语言语法演变的一个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