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人之研究
语气词“已”早在春秋战国之交就出现了。如:
(1)亦各言其志也已矣。(《论语·先进》)
(2)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第二章)
关于其来源,前辈学者多指出源于动词“已”的虚化,如吕叔湘[2]、郭锡良[3]、孙锡信[4]等。至于语气义,则一般认为和“矣”相当,如裴学海所说:“‘已’与‘矣’同音故同义”[5];马建忠也说道:“‘已’,语终辞,与‘矣’同义。”[6]李宗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语气词“已”的来源、形成途径以及语气义进行了较细致的分析,简述如下:
“已”本为动词,有“停止、结束”义,如“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易经·下经》);而后“停止”义虚化为“算了、罢了、可以了”义,后面可接其他语气词“矣”“焉”,如“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论语·阳货》);也可接在其他语气词后面,如“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论语·阳货》);“已”如果继续虚化就有了“而已”的意思,表示限制的语气,如“不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孟子·公孙丑上》);有些“而已”也可以换作“已”,如“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7]
“已”虚化为语气词后,大多相当于“矣”,还有一些和“也”差不多。如“观国之治乱臧否,……是贪主已……是暗主已”(《荀子·富国》)。此例“已”就相当于“也”,因为主语为指代词“是”,谓语为动词性结构,用来说明原因目的等。如果主语为名词性成分,谓语也是名词性成分,即一般所说典型的判断句,句末“已”也相当于“也”,如“先王之道,则尧舜已;六贰之博,则天府已”(《荀子·大略》)。又如例(2)“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淮南子》在引用时就将“斯不善已”改成了“斯不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