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节分别讨论了“者”“焉”“尔”“已”“云”以及“也者”“焉尔”“而已”“耳”“云尔”等。其他语气词如“哉”“矣”“乎”“也”“与(欤)”“兮”“邪(耶)”“夫”等它们的来源及形成过程又如何呢?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还不能对它们的来源、形成以及发展演变作一个很准确的历时描绘。它们在上古文献中的用法大多单一,即只作为语气词使用。有些虽然还有其他功能(如“乎”“与”等还可以作介词、连词),但是这些功能与语气词之间似乎没有明显的有机联系。
汉语史上的语气词大致有两种来源[1]:① 他类词或结构演变而来;② 记音字(或称假借字)。那么这些不知道来源的语气词是否都是记音字呢?现在还不得而知。我们推测很可能存在这一情况:在时人的口语中,语气词一直在使用,只是限于生产力及书写工具的极不发达,文字滞后于语言,因而没有很好地记录下来。因为很难确信,同一种语言,在使用了数万或数十万年都没有语气词,而后在短短的几百上千年却突然冒出大量的语气词来[2]。
下面简单讨论一下几个语气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