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先秦至唐五代语气词的衍生与演变

一、语气词“不”的形成机制

字体:16+-

(一)语气词“不”的来源及出现时间

现今发现最早的“VP不”式用例要算是“汝贾田不?”(西周中期的五祀卫鼎铭文),这一时期的甲骨卜辞中也偶尔可见。如:

(1)丙午卜,今日雨不?(《乙》435)[2]

这些“不”可以肯定是否定副词。一方面因为在甲骨卜辞中,还没有确凿的语气词,更不用说“VP不/乎”这样的是非问句了;另一方面从褚少孙补的《史记》来看,甲骨卜辞用“V不”的地方,褚文多用“V不V”。如:

(2)卜居官尚吉不?吉,呈兆身正若横,吉安;不吉,身节折,首仰足开。卜居室家吉不吉?吉,呈兆身正若横,吉安;不吉,身节折,首仰足开。(《龟策列传》)[3]

例(2)不足以说明“VP不”和“VP不VP”式的产生孰先孰后,不过却表明在当时“VP不”和“VP不VP”大致相当,即“VP不”中的“不”还是否定副词。最近江蓝生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认为“卜居室家吉不吉”这类所谓的反复问句并非反复问句,应该为选择问句“卜居室家吉?不吉?”,甲骨卜辞中的反复问句“雨不”正是“雨不雨”这类选择问句省缩而来[4]。江蓝生的观点很有新意,可以用来解释以前曾困惑我们的一些问题,不过不管“吉不吉”是选择问还是反复问,“不”作为否定词的地位当可以确定。

汉代以来,“VP不”式中的“不”开始出现了虚化的迹象,而到了魏晋及南北朝,语气词“不”已经产生,并出现了一些较典型的例句。如:

(3)宁能使不痛不耶?(东汉·支娄迦谶《道行般若经》卷五)

(4)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叹云:“君得哀家梨,当复不蒸食不?”(《世说新语·轻诋》)

例(3)、例(4)中“VP”前已经有否定词“不”,后面不需要再用一个“不”来构成双重否定的反复问句,因而可以确定“不”已经虚化为语气词了。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