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遇笑容、曹广顺的观点
遇笑容、曹广顺对中古的汉译佛经和中土典籍共25部文献[19]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的结论如下[20]:
赵新[21]、吴福祥[22]认为“宁”“未”“不”“讵”“可”“颇”这些副词因为语义的限制,不能进入反复问句的句法语义框架,因而如“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陌上桑》)“既还,王长史语刘曰:‘伊讵可以形色加入不?’”(《世说新语·方正》)中的“不”已经丧失称代性否定功能,虚化成语气词了,句子也相应地变成了反复问句、测度问句、反诘问句。但是遇笑容、曹广顺认为,副词“宁”“颇”等的出现与否与疑问的构成没有关系,在是非问句中,语气词“乎”“耶”等承担了疑问的功能,只要有了它们,有没有“宁”“颇”都是是非问句。同样,在反复问句中,句中的“VP”和“不”构成的结构承担了疑问功能,副词出现不出现没有影响[23]。再则,中古汉语“Adv-VP不”中的“Adv”实际上并不是现代汉语“Adv-VP”中的“Adv”,它基本上没有表达疑问的功能,只是一个用在疑问句中的语气副词,因而中古并不存在汉语反复问句中疑问副词和“不”不同时出现的“语义选择规律”。
中古以后,部分反复问句转化为是非问句,转化的条件是它们表达的语义接近或相同及结构的形式相近。至于“不”虚化的具体程度,遇笑容、曹广顺认为“不”随着词义的改变,否定的意思没有了,成了一个只表示疑问的虚词,这个新“不”在与“VP”结合时,也变成了一种新的结构关系,但这种新的结构关系(是非问句)和旧的结构关系(反复问句)在语义上却是十分接近的,常常无法区分。结构关系的改变(也就是重新分析)使之变成了一种新的句型,而新句型在语义上与旧句型是十分接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