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先秦至唐五代语气词的衍生与演变

三、尝试语气词“看”

字体:16+-

尝试语气词“看”出现于魏晋。如:

(1)妇怪不语,以手摸看,谓其口肿。(萧齐·求那毗地《百喻经》卷四)

(2)皮尝看,若不大涩,杬子汁至一升。(《齐民要术》卷九)

上两例一出自译经,一出自本土文献,“看”都没有“瞻视”义,而表“试探;尝试”语气。

对尝试态语气词“看”的研究,始自张相[23]、陆俭明[24],而后激起了很多学者的兴趣,现在有两点学界已经形成共识:① 尝试态语气词“看”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是从表测试义的动词虚化而来;② 最初是因为“看”的词义发生了变化,由表示视觉动词的“瞻视”扩大使用范围,抽象成一切用感观测试的动作,从而促使“看”的组合关系、语法功能发生相应变化,最后虚化为语气词的。

已有的语法化事实表明,一个实词或结构式发生语法化,词义的虚化和句法结构的变化是相伴随的。一些语法化是句法结构、句法位置引起的,比如汉语介词源于动词,就是因为一些动词在句子中居于次要动词地位,动词性逐渐减弱从而语法化,汉语述补结构的产生也是如此;而另一些语法化则是导源于词义的变化,而后引起句法结构的变化,“看”的语法化属于后者。

不管语法化的最初动因是什么,合适的句法环境必不可少。“看”作“瞻视”义动词时,后面可以带宾语。如:

(3)无聚会群辈,无看视门户,此则谓专心正色矣。(《后汉书·列女传》)

“看”在这一句法位置不可能发生语法化。又如:

(4)女复白言:愿王往看,王寻往视,审是太子。(元魏·慧觉《贤愚经》卷九)

这类“看”最初的语义也是“瞻视”,不过与例(3)明显的区别在于:例(3)“看”处于动宾结构中,而例(4)“看”位于连动式的后一动词位置。尝试语气词“看”正是源于这类“看”的虚化。路径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