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那”并非“耶”的异文
现今发现语气词“那”的最早用例出自《后汉书·逸民传》:
(1)时有女子从康买药,康守价不移。女子怒曰:“公是韩伯休那?乃不二价乎?”
太田辰夫提到程晓的《嘲热客诗》也有一例[1]:
(2)疲瘠向之久,甫问君极那?
王力指出:“在唐宋的史料里,我们还没有发现这种‘那’字,在元曲里,表示疑问语气的‘那’才普遍运用起来。”[2]正因为“那”的使用如王力所说中间似乎有一段空缺,高名凯在《汉语语法论》里怀疑“那”是“耶”的异文。朱庆之利用汉文佛典里大量的异文材料,发展了高名凯的观点,认为“那”就是“耶”的误文,“那”的出现是文字影响语言的结果,他说:“由于这种误字在佛典里有较多的保留,故而影响了五代北宋的禅师。由于禅师们的模仿使用,这个误字就成了活的语言里的一个词。”[3]在译经中确实有很多“那”“耶”异文的材料,如:
(3)阿难言:“如卿语,佛有不得自在耶?”(东汉·安世高《处处经》)——日本宫内省图书寮本(旧宋本)作“那”
(4)僧于汝有何利益?能为汝活男活女?能至王家断理官事那?(东晋·佛陀跋陀罗《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一)——日本正仓院圣语藏本、明本作“耶”
(5)汝实斫此树那?(姚秦·竺佛念《鼻奈耶》卷三)——宋、元、明、宫四本都作“耶”
(6)世间乃有是人耶?(《鼻奈耶》卷七)——宋、元、宫三本作“那”
那么中古汉语中到底有没有语气词“那”,拟或译经中的“那”仅仅是“耶”的异文呢?朱文后,有多位学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总的来说,他们都不赞同朱庆之的观点,而认为中古汉语中确实存在一个语气词“那”,如柳士镇[4]、蒋宗许[5]、孙锡信[6]、蒋骥骋、龙国富[7]等。首先他们认为尽管译经中确实有很多“那”“耶”异文用例,但是同样也存在一些没有异文的用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