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那”“耶”并非同一个语气词,那么译经中“那”“耶”的异文该如何解释,“那”的来源又是怎样呢?
首先,“那”“耶”的字形相近,在文献传抄时易造成误写;其次,“那”应该是魏晋南北朝刚刚产生的一个语气词,最初只在口语中使用,并带有方言色彩,“那”在文献中的使用频率不是很高,数量不能与“耶”相比,因而很多情况下让人误以为是“耶”的误写,“传抄者不一定都对‘那’能够理解、接受,犹疑徘徊之余,不免想当然地把‘那’改作了形近而习用的‘耶’字”[9];还有另一可能,就是“那”在口语中大量使用,只是中土文献以典正的文言为主,因而没有充分地体现出来,唐代以来,随着“那”使用的增多,就罕见“那”“耶”异文的用例了。
“那”源于口语,那么它的来源怎样呢?江蓝生曾认为“那”是上古汉语语气词“尔”的音变[10],但是从已揭示的语言事实来看,“尔”只出现在带“何”“曷”等疑问词的特指问句中,而“那”却主要出现在没有疑问词的是非问句或是非问形式的反问句中。另外两词的语气义也不同,“尔”主要表提示语气(参见本书第二章相关论述)而“那”则主要表示感叹、惊怪语气。
目前“那”的源头还不得而知,它最初出现在魏晋南北朝的口语文献中,因而我们暂且把它当作口语中的一个记音字,与指示代词“那”当然也没有任何渊源关系。
[1] 〔日〕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第333页。
[2] 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0,第452页。
[3] 朱庆之:《关于疑问语气助词“那”来源的考察》,《古汉语研究》1991年第2期。
[4] 柳士镇:《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第263~2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