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先秦至唐五代语气词的衍生与演变

二、语气词的界定和范围

字体:16+-

那么哪些属于语气词呢?在中国的传统语言学阶段,语气词的范围没有明确界定,故而常常与助动词、语气副词等有交叉的现象,《马氏文通》在界定助字(语气词)时提出了两个标准:1.用于句末(送末者,即结煞实字与句读之谓也);2.表达语气(若语气之轻重,口吻之疑似,动静之字无是也,则惟有助字传之)[12]。这两条标准为现代绝大多数学者所赞同,后来虽然还有学者曾扩大过语气词的范围[13],但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语气词,主要指的就是句末语气词。

在此,有三类词还需要作一番说明:

第一类是古汉语中句首的“夫”“其”等,很多人称之为句首语气词,或称为发语词,这和我们所确定的语气词有一定差别,它们是不是语气词当然可以再讨论,但不属于本书研究的范围。第二类是一些常用于句末的语气词,如古汉语中的“也”,现代汉语中的“呀”“吧”“啊”等,它们也常常出现在句中。比如,“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论语·阳货》)“也”表停顿,使语气舒缓。又如,“爸爸吧怎么又出去了?”“你呀小心一点。”(对句中“吧”“呀”等的解释可以参看胡明扬[14]、方梅[15]、曹逢甫[16]的论述)“也”“吧”“啊”等出现于句中还是语气词吗?答案是肯定的。不过它们用于句中与句末时的话语功能及语气功能并不完全相同,本书承认句中“也”“啊”“吧”等的语气词地位,但句中语气词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古代汉语中另有一些语气词主要出现于复句的前一小句末。如“者”:“廷无人者,非朝廷之衰也,家务相益,不务厚国。”(《韩非子·有度》)再如“时”:“太子若出城北门时,唯愿诸天,勿复现於不吉祥事复令我子心生忧恼。”(刘宋·求那跋陀罗:《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二)“者”“时”等都在小句末,我们仍把它们看做是句末语气词,其形成过程、机制及用法本书也做了较详细的探讨。第三类是“看”“来”“了”等,如“良久,澄清,泻去汁,更下水,复拌如初,嗅看,无臭气乃止。”(《齐民要术》,卷四)“什摩劫中曾欠少来?”(《祖堂集》,卷十四)“居士夺却拂子了,却自竖起拳。”(《景德传灯录》,卷八)一些学者不将它们列入语气词,而分别当作尝试态助词(“看”)和事态助词(“来”“了”),与语气词分立。我们的观点是,如果将词汇系统视为一个原型范畴,那么语气词系统中各成员的地位并不相等,根据其出现频率、在系统中的地位等可以将其区分为典型成员、非典型成员等,因而在确定语气词的范围时,应当承认那些非典型成员的地位。我们的处理办法是将“来”“看”等都归入语气词,因为本书的语气范畴大致包括了语气和情态,尝试态、事态等表情态的助词自然也应该归入语气词。另外,它们的句法和语用功能往往有相通的一面[17]。比如,“(太祖)乃手书与行曰:‘观文约所为,使人笑来。’”(《三国志·刘司马梁张温贾传》)“来”就同时表狭义的语气和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