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繁复杂现象的背后往往蕴涵着共性。汉语语气词衍生的三条途径中,语法化和词汇化是主要的。音变衍生虽然也产生了很多新语气词,但主要表现为已有语气词的发展演变。因而我们下面提出的衍生原理、机制及制约因素都是就语法化、词汇化而言。
(一)基本原理、机制
汉语语气词的衍生非常复杂,似乎每类词都有演变为语气词的可能性,且每个语气词的形成都有自己独特的动因和轨迹。但是,任何词、短语或跨层结构要演变为语气词,必然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语义虚化,词类地位下降,同时主观性逐渐增强。语义虚化属于语法化中最基本的降类原则,汉语学界很多学者常常用“虚化”一词来称呼语法化,因而语义虚化不言自明。至于主观性的增强,也属于语法化的基本特征。语气词词汇义非常空灵,主要表达言语双方的主观情绪和态度,作用于话语层面,属于典型的语用标记。而其他词在演变为语气词前,往往意义实在,更多表达的是词汇义和语法义,因而在演变中必然经历一个语义虚化同时主观性(或交互主观性)逐渐增强的过程。
2.从语义、句法功能为主过渡到以语用功能为主;在句法结构中的地位逐渐下降,很多时候可有可无。这和第一点相适应,因为主观化就是一种语义——语用的演变,即词汇的意义变得越来越依赖于说话人对命题内容的主观信念和态度,演变的结果必然就是从语义、句法功能为主过渡到以语用功能为主。比如“焉”,作指代词时具有指明处所的功能,一旦演变为语气词,指代功能就丧失,而只是在语用上提示言语的受众。又如“在”,作动词时表具体事物、情况的存在,但是作语气词时,纯粹只是在语用上提示对方。如:
(80)(道士罗公远)又借太子所乘马,太子怒,不与。远曰:“已取得来,见于后园中放在。”(唐·张《朝野佥载》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