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代国际礼仪(第3版)

一、礼仪的起源

字体:16+-

我们认为,礼仪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是人类脱离动物界并组成人类社会以后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礼仪是人类对个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自觉认识和行为选择的结果,它只能存在于一定的社会交往关系中,并通过一定的社会交往关系表现出来。而动物,包括类人猿,只能依靠自身的器官从自然界取得现成的东西维持生存,只能作为个体消极地适应自然环境,却不能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自然的活动,不可能自觉地意识到这种关系,相互之间更不可能存在这种社会关系。

历史学的大量研究证明,礼仪这种文化现象最早产生于人与人的交往过程。在原始社会,同一氏族的成员在共同的采集、狩猎、饮食生活中所形成的习惯性语言、动作,是构成礼仪的最初萌芽。比如他们在遇到森林大火或猛兽侵袭而奔逃时,会通过相互呼唤来彼此关照。原始人类为了交际的需要,一方面,开始注意和重视自己的仪容仪态,比如围上遮羞“布”,穿上草裙,在服饰上加上装饰、美化物品,并且还出现了文身、文面,戴上了骨饰等;另一方面,他们也开始注意并重视自己的礼貌、礼节,在集体狩猎时,狩猎者相互之间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而且即使一无所获,也要讲一番有关野味的趣闻,使同伴们不至于扫兴而归。

而在不同氏族、部落的成员之间,为求得彼此的信任、谅解与协作而使用的一些被普遍承认、普遍采用的语言、表情、姿势,可以看作礼仪的最初形态。人类的祖先以狩猎为生,世界对他们来说充满着各种危机,因而原始先民们个人格斗不息、部落战争不断。为了避免流血的格斗和战争,人们“发明了”举手礼、握手礼、脱帽礼、鞠躬礼等动态礼仪。举手礼——向对方高举一只手,表明手里没有武器,以此证明自己并无恶意;握手礼——当不同部落的人相遇时,如果双方都怀有善意,便伸出一只手,手心朝前,以向对方表示手中没有武器,走近后两人相互摸摸右手,以示友好;脱帽礼——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友好和尊重,愿意在对方面前“丢盔卸甲”;鞠躬礼——为表示对对方的畏惧、惶恐以及自己的虚弱,于是以低头俯身的姿态面向对方。显然,这些动态礼仪是人类最早的礼仪,并且一直沿袭至今,成为今天人们表示友好的常用礼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