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统计方法是在辛亥革命以后随着欧美各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一起被介绍进来的。20世纪20年代以后,曾有不少关于心理与教育统计方面的译著和专著出版发行,这对介绍、传播、普及统计思想和技术起到了重要作用。如薛鸿志著《教育统计法》(1925年),周调阳著《教育统计学》(1925年),朱君毅著《教育统计学》(1930年),沈有乾著《教育统计学讲话》(1946年)、《实验设计与统计方法》(1947年),艾伟著《高级统计学》(1933年),王书林著《教育测验与统计》(1935年)、《心理与教育测量》(1935年)等。翻译的作品有麦柯尔的《教育实验法》(薛鸿志译,1925年),瑟斯顿的《教育统计学纲要》(朱君毅译,1933年),葛雷德的《心理与教育之统计法》(朱君毅译,1934年)等。当时的教育统计、心理统计与测量都作为高等和中等师范院校的必修课程,一大批学者从事这门课程的讲授工作,因而心理与教育统计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和应用。
20世纪50年代以后,心理学受挫,教育工作只重视理论探讨,量化研究不被重视,高等院校停开了心理与教育统计课程,严重地影响了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开展与提高。
20世纪80年代初期,心理学恢复新生,心理与教育统计学也开始复苏,为了满足各高校相关课程的教学需求,国内出版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著作和教材,较有影响的如:《心理与教育统计》(张厚粲、孟庆茂著,1982年),《教育统计学》(叶佩华等编著,1982年),《教育与心理统计》(郝德元编著,1982年),《教育与心理统计》(左任侠编著,1982年),《教育与心理统计方法入门》(周淮水著,1983年)。到了80年代末期,各师范院校相继恢复开设了“教育统计学”和“心理统计学”课程,该学科的教学和研究进入发展阶段,并再次出版了一批教材,如《心理统计》(车宏生,朱敏主编,1987年)、《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主编,1988年)、《教育统计学》(杨宗义主编,1990)、《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敏强,1992年)、《教育统计学》(王孝玲编著,1993年)等。到了90年代末期,紧密结合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紧随该学科国际发展前沿动态,新出版的有关著作中开始结合实际的心理与教育研究,重视计算机在统计中的应用,介绍SPSS、SAS、Minitab、STATISTICA等有关统计软件包的应用。另外,一些新的统计技术和方法,如结构方程模型(SEM),以及进行模型建构与分析的软件,如LISERL、Amos,EQS等也开始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被应用。总的来说,在这二十年间,我国的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科在教学、研究、培养人才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目前,心理与教育统计的教学和研究进入稳步快速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