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表现得像只纠结的猴子
有些病人说:“很感谢你能告诉我需要改变我的悲观消极的想法,但我控制不了自己。老被一些悲观厌世的情绪困扰着,半夜自己被惊醒。我在入睡时,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想着那些问题,白天也被这些问题困扰着。有时,甚至在开车时脑海里也不断地想着这些问题,有时入神得竟开过了出口都懵然不知。”
佛教大师及作家马修·李卡德(1946年生,出身法国上流家庭,于巴黎巴斯特学院毕业,在诺贝尔奖得主方斯华·贾克柏的指导下,于1972年获得生物博士学位)将人类躁动的思想与被绳索捆绑着的猴子的思绪做了个对比。猴子越是挣扎,追求自由,它就越被紧紧地缠绕捆绑着,无法挣脱绳索的束缚。
也许你会同情这只猴子,你越想挣脱思想的束缚,你就越会被它困扰着,活在它的阴影之下。你需要的是平复你躁动思想的技巧,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只有这样,你才能理智地做出决定,才能保证你跨越第三道跨栏障碍,使自己特有且仅有的一次生命活得有意义,而不会抱憾终生。
如果你想消除胡思乱想、杞人忧天的疑虑,就需要学习如何“在此时此刻好好活着”。这句话也许你之前已听说过,可是明白它的真正含义吗?我们中许多人应该对以下这种情形很熟悉,这正能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
试想你的伴侣在和你一起参加你的朋友发起的一次烤肉聚餐中,因为和你的朋友们相处不来,让你在朋友面前有失面子。你在开车回家的一路上都咬牙切齿、备受挫折和倍感气愤,禁不住在想:“他怎么能那样跟我说话。我该用更重的语气驳回他。”在回家的路上,你越想越气愤,冲过了四个红绿灯,自己还不知道。一会儿过后,你坐下来与对方一起吃晚饭,吃饭时两人沉默,一言不发。你吃得飞快,因为你一直在想:“他不该那样跟我说话。我为什么让他就这样离开了?下次叫我怎么面对我的朋友们?”你越来越想不通,坐在电视机前,却无心看电视。因为与对方争吵的场景一次又一次地在你眼前浮现,愤愤不平的思绪在你的脑海中一次又一次地闪现,你陷入了极度烦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