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编外国文学史教程

第七章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02

字体:16+-

冈察洛夫(1821—1891)是19世纪中叶俄国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是三部长篇小说《平凡的故事》(1847)、《奥勃洛摩夫》(1859)、《悬崖》(1869)。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奥勃洛摩夫》。小说的主人公贵族地主奥勃洛摩夫天资聪颖,受过高等教育,为人正直、善良,“温柔得像只鸽子”,可是慵懒惰怠,无所作为,他终日躺在**或沙发上,一无所为,整天昏昏欲睡,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躺卧中度过,甚至在梦中也梦见睡觉,直至死去。一般认为奥勃洛摩夫是“多余人”的末代子孙,是腐朽农奴制的产物,其性格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无所事事,懒散成性,对周围的一切都冷漠处之,毫无兴致,成天昏睡是其生活的主要内容,空想是他特别的爱好;第二,因循守旧,害怕改革,他足不出户,与世隔绝,满足于过死水一般的冷寂生活。搬家,他因怕麻烦而一再拖延,赖着不走;坐船,担心船到不了对岸;乘车,又害怕马车被马搞坏。就是爱情也不能唤起他生活的欲念,改变其生活习惯。“奥勃洛摩夫性格(或习气)”成为懒惰成性、故步自封、不求上进的代名词。不过而今,俄罗斯有人认为奥勃洛摩夫体现了俄罗斯民族性情的一个本质方面,爱好自然的生活,而且也真正自然地生活,因此这一形象是俄罗斯民族精神的体现。

涅克拉索夫(1821—1878)是这一时期俄国著名的革命民主主义诗人,主要作品有:叙事诗《严寒,通红的鼻子》(1863)、《俄罗斯妇女》(1872)、《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1863—1876)。代表作是长诗《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写七个刚从农奴制下获得好日子的农民争论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有的说是地主,有的说是官僚、神甫、富商、沙皇等,相持不下,便决定一起漫游整个俄罗斯,亲眼看看到底谁能过好日子,是幸福的人。长诗借这一情节,广泛地描写了改革前后俄国的社会生活,特别是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的艰难生活,揭露了农奴制改革的欺骗性,表现了农民的觉醒和反抗,指出农民要生活得快乐而自由,只有走革命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