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来民族是个饱尝苦难的民族,又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要是没有这个民族,人类会是另一番景象。《旧约》作为希伯来民族文学的总集,艺术地再现了希伯来人的历史、理性和情感的探索发展历程。
一、希伯来民族文化与《圣经》
希伯来民族的祖先是闪米特族的一支,最早游牧于阿拉伯半岛的西南地带。公元前30世纪,他们第一次向北移民,定居美索不达米亚,融合了古巴比伦文化。公元前20世纪初,他们又沿幼发拉底河北上,逐水草游牧至哈兰,后向西经叙利亚而南移,进入迦南(即今巴勒斯坦地区)。迦南土著称他们为“希伯来人”(河那边的人)。公元前17世纪,希伯来人因饥荒而流徙埃及,受到埃及法老的压迫和歧视。公元前13世纪中叶由坚毅睿智的族长摩西率领逃出埃及,历经艰难返回迦南,经200余年的奋斗,逐渐定居迦南。期间在具有军事和组织才能的民族部落英雄(即“士师”)领导下,与来自地中海的非利士人等展开争夺迦南的争战。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为了联合抗敌,始建立民族统一国家,各部落推选扫罗为首任国王(公元前1028—前1013),后经大卫和所罗门父子80年的治理,王国迅速发展,达于鼎盛。之后分裂成北朝以色列(公元前933—前722)和南朝犹太(公元前933—前586)。两朝敌对矛盾,外强乘虚而入。公元前722年亚述灭以色列,掳去国王臣民近3万人;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灭犹太,掳去的“巴比伦之囚”达5万多人,独立自主的以色列犹太王国彻底沦亡。公元前538年,波斯打败新巴比伦,成为西亚霸主,希伯来人得以返回耶路撒冷,重建城墙与圣殿。此后依然命运多舛,曾先后沦为马其顿和罗马的行省,圣殿和城墙屡遭毁损,民族文化受到排斥。期间不少有识之士不愿忍受异族压迫,率众起义,也曾一度建立神权政体“马卡比”王朝,但都遭到残酷镇压。尤其是公元135年罗马彻底镇压希伯来人的武装起义,扫**犹太全境,古代希伯来民族的历史全部结束,遗民及其后裔流落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