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伯伦是阿拉伯旅美派的代表作家。他以文学创作表达对东、西方民族和文化的思考,追求超越东、西方文化的境界,被西方人称为“东方刮来的一阵强风”[1]。
一、生平与创作
纪·哈·纪伯伦(1883—1931)出生于黎巴嫩北部风光秀丽的山村。当时黎巴嫩作为叙利亚的行省并入土耳其奥斯曼的版图,黎巴嫩人不堪异族压迫,纷纷移民美洲。纪伯伦一家在1895年定居美国波士顿。两年后他又只身前往祖国学习民族语言文化,直到中学毕业后返回美国。期间探访名胜古迹,游历黎巴嫩各地。1908年至1910年底在巴黎学习绘画,游历欧洲历史文化名城,广泛涉猎西方艺术文化。1911年起一直活跃在美国纽约文艺界,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和诗人。
纪伯伦从1903年开始公开发表作品,先后用阿拉伯语和英语创作小说和散文诗,尤以散文诗的成就瞩目。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集《草原新娘》(1906)、《叛逆的灵魂》(1907),中篇小说《折断的翅膀》(1911),散文诗集《泪与笑》(1913)、《疯人》(1918)、《先驱者》(1920)、《暴风集》(1920)、《珍趣篇》(1923)、《先知》(1923)、《沙与沫》(1926)、《人子耶稣》(1928)、《流浪者》(1932)、《先知园》(1933)。
早期两部小说集收集了7个短篇小说。这些作品表现了两类题材:恋爱婚姻与社会批判。《世纪的灰与永恒的火》以丰富浪漫的幻想,在世事沧桑的辽阔时空背景中,歌颂青年男女纯真、永恒的爱。《瓦尔黛·哈妮》刻画了一个冲破传统封建樊篱,勇敢追求真情实爱的叛逆女性,倡导按照自然法则生活。《新婚的床》描述一对恋人双双殉情的悲剧,赞美为爱而死的壮烈。《疯子约翰》叙述在教权和政权压迫下弱小者的悲惨。《玛尔塔·巴妮娅》表现妓女生活的痛苦和哀怨。《墓地的呼声》控诉惨无人道的法律与法官。《叛教者哈利勒》通过青年修道士哈利勒的塑造,集中体现了纪伯伦早期对社会、宗教和人生的思考,鞭挞坐享其成、压迫人民的统治者和虚伪贪婪、对人民施行精神奴役的宗教僧侣,以富于艺术感染力的环境烘托和**,赞美主人公的自由意志和独立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