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宽严相济的语境下,刑事法网更加严密、刑罚总体趋轻应是大趋势;与此同时,对严重刑事犯罪依法严厉打击,同样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题中应有之义,不能偏废。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刑事政策既有坚实的现实基础,又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和法律根据,具有明确的理论与政策定位。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社会矛盾高发的社会转型时期,准确地认识和坚决贯彻该刑事政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刑事政策的定位
需要注意的是,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刑事政策在刑事法律实践中能够得以正确而全面地贯彻实施,无法离开对该刑事政策地位的准确界定;正确地认识和理解这一符合刑事法治精神的刑事政策,是贯彻实施该刑事政策的必要前提。申言之,对于正处在剧烈变革的社会转型时期的我国来说,如何对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刑事政策进行定位,是一个直接影响我国刑事法治方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选择问题。
(一)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刑事政策应界定为国家政策
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刑事政策在刑事法律实践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但是,应该如何对其定位?其性质如何?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务上都缺乏必要的明示。国家决策领导层既没有将其上升为国家政策,又没有在我国刑事法律之中对其予以明确的规定,其效力究竟如何不得而知。这与其地位显然是不相符的,有必要研究该刑事政策对刑事立法、司法的实际影响力。通过上述执政党政策与国家政策、法律关系的分析,笔者认为,应当将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刑事政策界定为国家政策。首先,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刑事政策是党在新时期明确提出的治国方略和政策。该刑事政策再一次提出于中共中央“十六”大报告之中,可以肯定的是,其属于新时期党的政策。其次,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刑事政策早已体现并实施在国家治理的思想和治理实践当中,已经接受为国家政策。尽管全国人大常委会没有颁布法律来规定该刑事政策,但在具体的法律规定上都有所体现,如对恐怖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等严重刑事犯罪予以严厉打击的规定。对此情况刑事法理论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最后,执政党政策的实际效力,决定了其必然成为国家政策。我国的政治制度决定了党的政策与国家政策在价值目标追求上高度一致,党的政策最终会通过各种形式转化为国家的政策。所以,最初由中共中央文件提出的这项刑事政策,势必会成为国家刑事立法和司法活动的指导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