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一直到中世纪,绘画是在描绘着人们所“知道”的形象,而不是在一个确定的时刻所“看到”的形象。所谓“知道”的形象,就是对某个形象的整体轮廓的感知。在这种理念下,人们所要画的是一个事物应该有的形象,认为应该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如此,而不是要去刻画一个偶然情景中的具体形象,这使得那时的绘画都从未设想企图突破描绘的平面,去描绘真正处于立体空间中的、有深度的形象。
因为要画“知道”的形象,所以人观看一个事物的直接的视点就不是最重要的,自然光线对观看一个事物形象的影响,也是不重要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以前的绘画根本不使用、也不知道透视是怎么回事的原因,也是绘画在那么长时间根本不考虑光线的原因。我们前面说过,古埃及人是根本不知道有透视现象。希腊人只有到了后期才略知一点。他们也同样不理睬光线。他们的壁画、瓶画,均是平涂用色,没有阴影,没有色彩的过渡,没有画面景深,一切都被描绘在一个单一的平面上。
文艺复兴开始,这种画法彻底地被抛弃了。这主要是此时产生了新的关于真实的看法,过去的那种平面的画法是追求“知道”的“真实”,现在,人们开始关注“看见”的真实。这样,“视看”的自身特殊方式就被纳入到了画面之中,这就是透视;视看时的光线也同样被看做是绘画必备的元素,这就是绘画中的光。这就彻底改变了几千年来人类绘画描绘事物的基本方式,而获得了一种新的方式。从公元14世纪开始,直到19世纪末,西方的绘画语言就形成了以光和透视为主的艺术语言。
我们知道了乔托的绘画,乔托的画法里已经明显地渗透了透视法的完整意趣。但透视法却不是他系统总结出来的。真正系统地将透视法则颇具科学精神地总结出来的,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但晚于乔托的建筑家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1377—1446)。他是第一个复兴古希腊、古罗马建筑之壮观、典雅、优美式样的先驱者,由于在建筑上的成就和感召力,他凝聚了一大批佛罗伦萨的艺术家。他把“视看”一个事物时,由于距离的变化而发生的视觉形象的变化规律,称为“焦点透视法”。站在一个固定的视点,向远处看,距离眼睛近的事物比距离远的事物看起来要大,无论这个远处的物体实际上有多大,甚至是一座远处的山,它在我们视看的视野中,也不会有近在咫尺的树叶大;而极目远眺,我们视看的视线会在极远处,消失于天地之间的地平线。布鲁内莱斯基的发现,获得了一个完整的透视聚焦理论:在我们的视野中,物体按数学原理有规则地向一个固定的消逝点缩小。如果说乔托对透视的描述是经验的、直觉性的尝试,那么,布鲁内莱斯基的揭示却是“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