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绘画在汉代以前,是依附于祭祀和敬神活动的器皿之上的,没有独立存在。这种依附性,也就造就了它的装饰性。由于这种依附性绘画总是在器皿的表面上进行,这也就决定了它的平面性。西方的绘画曾受到雕刻的巨大影响,这使它长期努力来改变画面的平面性,以便在一个平面上造成雕刻的立体感。雕刻在中国文化和艺术世界的地位,一直是边缘性的,它有两种存在,一是在墓穴的阴间,一是后来的寺院、庙宇。它从未在中国皇家的宫殿和士大夫、文人的居住环境中占据过重要地位。雕刻也从未进入过文人话语,文人们谈诗、谈画、谈文,但从不谈雕刻。画家们也就从未曾通过雕刻汲取造型和立体构图的元素。汉霍去病墓上的石雕,虽然气势恢弘,大气磅礴,但其造型却主要是借助于轮廓线的勾勒。这更进一步说明了中国艺术对线条的始终不渝的迷恋。
汉代所处的时间段正是古希腊晚期和罗马帝国的时代。它是经过了长达三百年的战乱之后的和平建设时期,过去那种分裂的地域文化开始在统一与交融中爆发出了新的活力,所以它在许多方面,都体现出一种质朴与雄浑、张扬与深厚、力度与凝重相结合的风格。它的文化和艺术的风格,可用第一个皇帝刘邦的歌词来概括,这就是“大风起兮云飞扬”。
汉代的绘画,也仍然是附属性的,但这种附属性中有了明显的独立性。汉代绘画遗存可分为四类:帛画、漆画、壁画和画像石。虽然这些类型仍然是依附性的,但绘画本身的形式变得比陶画和青铜器文饰要独立。
还有一种就是祖先和先贤的画像。这类画像虽史有记载,但已无遗存,所以情形到底怎样,我们不得而知。汉代的初年是不重视绘画和宫殿装饰的,但在汉武帝时,却已在黄门之署专门设有画工,这是创立宫廷画院的滥觞。汉武帝还曾收集图书、书法和图画,以为鉴赏。这些画工为皇家所画的画,主要是为教化服务的,这也是绘画的另一种依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