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绘画的成熟期,在这个时期奠定了中国绘画的基本面貌,绘画艺术也在此时期独立,其标志就是独立的卷轴作为绘画作品存在的形式。同时,原来作为宫室、墓室壁画的形式,由于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独立,壁画进入了寺院和道观壁画中。作为中国主要绘画类型的山水画,也在这个时期形成。从此,中国独立的绘画理论,也基本形成了。
东汉末年的汉明帝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了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檐前”。明帝将此梦告诉了大臣们。大臣们把梦中的“金身神人”阐释为西土之佛。于是,明帝遣使者到西土取佛法,中国始有佛教的流行。这是佛教入中国的开始。但大臣们能把皇帝梦中的“神人”解释为佛,说明大臣们已知有佛,还知道它是“西方圣人”。
佛不是中国的神,佛教引入,能很快在中国流行,这说明中国在汉末时就有形成宗教信仰的浓厚土壤。不唯平民百姓信佛,王公、大臣、士人也信佛,说明这个土壤是雄厚的。
于是,就产生了中国佛教艺术。佛教艺术主要是雕塑和壁画。起先,寺院的雕塑和壁画主要是由民间艺人完成,但很快一些文人也就加入到了其中,但主要是壁画和佛教的人物画。
佛教起先也是在民间流传,王公士大夫以个人身份加以推波助澜。到北魏、南朝宋时,皇帝就把佛教奉为国教,于是洛阳、南京,寺院处处,佛塔林立。佛教之盛,还体现在对寺院的华丽的修饰,大量的壁画和雕塑被布置在了寺院里。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绘画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文人参与绘画,使得中国的文字书写的书法之运笔与绘画的线描之运笔结合了起来,“笔”的独特价值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这时的书法魏碑以及西晋时的王羲之、王献之,体现了运笔线条的美学价值。“二王”不仅把书法发展到了顶峰,且他们都画画,把书法与绘画结合了起来。这使中国绘画产生了美学上的觉醒,使绘画摆脱了写物记形的地位,获得了人文精神和文化精神上的美学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