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虚静声希:音乐品鉴的乐趣

华贵的场面固然耀眼,质朴的情感更扣人心弦

字体:16+-

由于近几年常常与俄罗斯和独联体人打交道的缘故,我至少学会了几句最简单的俄语,所以当达吉亚娜向奥涅金明确表示“不不不”的时候,我听到的“涅涅涅”就很亲切,也明显地意识到这一部在北京上演的歌剧从作曲、演唱、演奏到道具都是百分百的俄国原装。坐在后排的是五六位俄罗斯大美女,那种美丽常常容易被我误解成乌克兰式的,台上的俄语情感交错,幕间身后的俄语玲珑悦耳,我和内子就是在这样的前后夹击之下,浸染了两个半小时的俄罗斯文化。

导演契尼雅科夫是一位70后,看得出在这样一部剧作里,他显然是倾向于道具布景方面的创意,而我在两幕七场的视觉效果里看到他主要侧重的是强烈的反差:乡村与首都、凡人与贵族、洗得已经失去纯白色的乡妹的围裙与豪华餐厅里服务员的纯白围裙,毫无生机的素衣与貂皮短大衣和貂皮披风以及清一色的黑领结,红色的墙面、红色的地毯与黑枣木的地板,褐色的普通椅子与带有竖琴图案的白色靠背红格布面的高档餐椅,绿色露酒与香槟干白,简单的甜点与银具里的龙虾……用这些物质的元素去对应情感的元素,我感觉很合理也很贴切。所有的故事都集中在一个餐厅里,情感的表露和情感的报复在前五场是透过舞台左侧乡村餐厅两扇门外射进来的肉色灯光与后两场首都餐厅右侧门外投入的白色光影来体现的,尤其是第二场的光线对比十分明显,用以象征达吉亚娜自闭的外向和外放的内心。少女的表白以及表白的后果完全可以用其他手段来象征,但契尼雅科夫巧妙地辐射了舞台的灯光,看得出他不太喜欢五彩缤纷五颜六色,而热衷于穿透性极强的光线直来直去。

餐厅的焦点就是一张可以容下二三十人的椭圆形硕大的餐桌,达吉亚娜的苦闷与表白都发生在这个餐桌周围。虽然黑枣木的桌面可以素面朝天,但洁白的桌布却可以遮蔽所有的情感,无论是桌布对于桌面的全面覆盖还是决斗时卷到了一半的桌布都有很多的象征性,我的审美观就是喜欢象征性,看到了象征就容易启动联想,一个貌似沉重的大桌被达吉亚娜推开、前五场的桌子都在舞台深处、后两场的桌子都在舞台外侧,桌子是情感的汇聚,也是情感的释放,与软弱的情感相比,桌子很硬,也是一种软硬兼施。德沃夏克在给柴科夫斯基的信中称赞这部歌剧的“热情是如此丰富,每一个细节都表现出技巧的精湛”,这是德沃夏克在看到当时的舞台设计时的感触,虽然大幕提起之前我希望我心目中的舞美能更加俄罗斯化一些(例如看到白桦树边的溪流),但看到昨晚的那些象征性,我很愿意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