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虚静声希:音乐品鉴的乐趣

亚洲的马勒名盘——布隆姆斯泰特与NHK交响的马勒

字体:16+-

我最初知道马勒大约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晚上听完布隆姆斯泰特27年前指挥日本广播协会(NHK)交响乐团演奏马勒《第五交响曲》的实况录音之后便努力搜寻旧时的记忆,应该是在1987或者1988年暂栖北京的青春岁月,那时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的高峰已过,马勒不像马列那样正宗和堂而皇之,却在各种涌入的思潮之中独树一帜,与其他西方著作家与学术泰斗们最大的不同,马勒进入中国的方式不是著述而仅仅是姓名,虽然那时候只能揣测且感受不到马勒音乐的气场,但现如今能够听到当时在东京的马勒之声,激活已经淡忘的彼时旨趣,对我来说竟是初春时节最大的抚慰。

布隆姆斯泰特2012年时已经85周岁,作为距今最近的马勒演出,这位青春老匠2010年4月与NHK交响乐团演奏的马勒“第九”肯定是一尊瘦削的雕像,虽然现场录音尚未出版,但听了1985年和相隔16年的2001年与NHK交响乐团的马勒之后,我对它的期待之情油然而生。演奏《第五交响曲》第二年的1986年,布隆姆斯泰特被聘为NHK交响乐团的名誉指挥,这一迄今为止依然有效的“终身聘任”是情投意合的互信,而彼此的默契应被称为范例。这位老者曾说NHK交响乐团“无论什么曲目都极其认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乐团”,在他严格尊重乐谱精益求精的指挥棒下,NHK交响乐团的贝多芬、布鲁克纳和马勒都成为亚洲之冠,而他所说的“没有贝多芬,就不会有布鲁克纳,而没有布鲁克纳,也不会有马勒”的经典名句,如同布隆姆斯泰特与NHK交响乐团一脉相承的关系一样,相信已在与NHK交响乐团的排练和演出之中得到深邃的体认。

2001年4月28日在NHK交响乐团第1432次定期音乐会上指挥演奏的《第四交响曲》基于严谨的基础,前三个乐章里的弦乐得到了充分的舒展,其细密的展延铺成感染听者的柔软画卷,尤其第三乐章渐进的层次感毫不松散,给人一种由表及里的共融之感。NHK交响乐团2011年推出的“纪念NHK交响乐团85周年系列”中的这张唱盘,除了我感觉说明书中近藤宪一的文章对女高音中嶋彰子有过誉之词之外,其他的精雕细刻都可圈可点,堪称亚洲的马勒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