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虚静声希:音乐品鉴的乐趣

阿巴多北京马勒双听记

字体:16+-

酡红的花朵,欢悦的烈火,口中的琴键闪耀着点点火光,化为熊熊火舌骤然跃出。销熔的矿砂,怒吼的长流,时刻跳起华尔兹,年代跳起加沃特舞,刹那间,一头疯狂的野牛受到挑衅,挣脱了锁链与绳缰,顶起锐角,一搏生死。此时远方再度传来温和的声音,小孩用贝壳造了一座城堡,乳白的阳台,美丽而精致,却被翻涌的海浪一把冲倒。普罗科菲耶夫!盛开的音乐,盛开的少年,在你的心中,交响乐渴求夏日的狂喜,不屈不挠的锡西厄人敲起太阳铃鼓。

诗人贝尔蒙特的十四行诗是对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最有文采的概括,昨天晚上王羽佳在国家大剧院的音乐厅把这首诗作了疾缓交错的还原。眼花缭乱的狂热很让我们猜测阿巴多为什么要把普罗科菲耶夫和马勒联系在一起,也许是基于两位作曲家对于传统的态度,但马勒对于传统的违反显然没有普罗科菲耶夫来得深刻。兼顾与出新都是自由的,我还是更加倾向于下半场,因为马勒、因为琉森节日管弦乐团、因为阿巴多,尽管上半场的王羽佳很火热、很闪烁,也很出色。

“阿巴多在北京演马勒”,这九个字的分量足以令所有的现场聆听者掂量终生。这是一次划时代的放射与凝聚,内向的人看到了偶像,外向的人满足了渴望,女人醒悟到原来马勒也可以是知己,男人则像狂徒一般声嘶力竭。阿巴多搅乱了人们的内心,虽然昨晚他在北京并没有像在罗马、琉森和东京一样,在乐手退尽时一个人频频出场接受所有人的欢呼,但阿巴多却让昨晚的绝大多数男女都走向不眠。

今后,我将摒弃用电脑和耳机收听现场直播的方式,因为此种方式并不利己,我在此郑重地全盘否定北京时间8月13日子夜收听瑞士国家广播电台之后所写的博文,因为那次断章取义所造成的误解非常致命。第一乐章在国家大剧院的小号为什么不再像电台信号那样突兀、第四乐章的圆号也为什么不再游离?琉森节日管弦乐团的马勒《第一交响曲》让我既心潮澎湃又心如止水,剧烈的反差使我一时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