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虚静声希:音乐品鉴的乐趣

在阿尔玛墓地,回想爱恨与情仇

字体:16+-

在格林津公墓,凭吊马勒之后一定要绕向阿尔玛,因为他们在一条斜线上近在咫尺。这一对夫妇无论音乐还是人生都异彩纷呈,尽管回归维也纳的方式迥异,但归宿的结局却相同。马勒在纽约病重之后完成了他最后的心愿回到了精神的故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颠沛流离的阿尔玛对维也纳失望至极,曾经表达她再也不会折返真正的故里,但人们帮助她实现了在纽约离世之前希望葬在维也纳的遗愿。马勒是为了他和唯一妻子阿尔玛的女儿布琪,阿尔玛则是为了她与第二任丈夫格罗佩斯的女儿玛侬,当格林津公墓里飘逸着父爱与母爱的名义之时,人们就不再侧重今生的爱恨、前世的情仇。

这是一位让马勒为她而生为她而死的“永远的”女人,她的岁月五彩缤纷,她对那些男性知识分子和业界精英的每一次出手不是尝试更非猎奇,而是在虚荣和欲望的多维层面展开的统治与征服。尽管接触异性的阅历丰富,但过眼烟云之后的墓碑却单薄无比、弱不禁风,完全没有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那份风姿绰约和风韵犹存的丰腴,那些一代妖姬的琼态花貌以及玉色仙姿的风华绝代根本没有凝聚在这里。墓碑的颜色类似晚年常穿的黑衣,上宽下窄,故意斑驳的碑面上方的姓名是阿尔玛·马勒·魏费尔,如同马勒墓碑的简约一样没有赘言,唯有一种久违了的朴素。

阿尔玛在马勒1911年辞世时不到32岁。在瓦尔特着手马勒《第九交响曲》首演的1912年她正与柯克西卡(Oskar Kokoschka)热恋,后者在1914年为她完成了《风中新娘》(Bride of the Wind)(现藏于巴塞尔的博物馆),但两人没有完婚。1915年她正式改嫁给来成为包豪斯创始人的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并在1年之后生下了她一生中最挚爱的女儿玛侬(Manon)。1929年第3次完婚的郎君是文学家及诗人弗朗兹·魏费尔(Franz Werfel)。虽然她比马勒小19岁,但却在身高上永远居于马勒之上,而格罗皮乌斯比她小5岁,个子更矮的魏费尔比她小10岁,她一生都是居高临下令男人俯首称臣的强者,她的3次婚恋则让3个男人分别失去了3个子女,先是马勒的大女儿布琪(Putzi)4岁时死于猩红热与白喉,继而是与魏费尔未婚先孕的早产儿马丁(Martin)在头盖骨穿孔手术后夭折,最后是与格罗皮乌斯所生的玛侬18岁时死于小儿麻痹,就像马勒在《第六交响曲》里的三声大锤所喻示的打击一样,阿尔玛相继遭受的三次丧子之痛对一位母亲来说,完全是心灵上的致命之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