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开始的北京国际音乐节,已经走过了第十一个年头。作为新中国最早的音乐节之一,却在充满变化的演出市场中,不得不面对一个日益尴尬的窘境。
2007年第十届音乐节举办了24场演出,2008年第十一届,从10月2日至19日,共16场,演出场次下降了1/3。
今年音乐节的最大亮点,非柏林德意志歌剧院原班人马带来的瓦格纳歌剧《汤豪舍》与理查·施特劳斯的《玫瑰骑士》莫属。而如此宏大的歌剧制作,却未能进入国家大剧院歌剧院,依旧放在保利剧院进行。其实今年的音乐节在演出场所方面已有拓展,将首都剧场和北京音乐厅囊括其中,但依旧没有国家大剧院的身影。
大剧院成音乐节变化的分水岭
音乐节的概念缘起于欧洲,是在演出季间隙的夏天,放了假的乐师们寂寞难耐倾巢出动的产物。欧洲盛行的音乐节在中国仅有两个比较成功的例子。其一是丁善德创建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也为新中国最早的两个音乐节之一;其二便是余隆于1998年一手创建的北京国际音乐节。
2005年,第八届北京国际音乐节邀请到了纽伦堡国家歌剧院演奏整套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西蒙·拉特尔爵士与柏林爱乐乐团以及诺灵顿爵士和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在我看来是难以超越的一届。2006年第九届,波利尼和杰吉耶夫的驾临,弥补不了穆蒂缺阵的遗憾;2007年第十届,虽有数支大团光顾,但音乐节俨然成了郎朗的个人走台秀。
如果说七年之痒、十年一坎的话,那2007年不仅是音乐节的分水岭,也是整个北京乃至中国古典音乐演出界重新洗牌的元年。
在北京国际音乐节内部,包括节目总监、市场总监、媒介总监和商业赞助主管四大巨头纷纷离职,其中包括曾伟——音乐节创建伊始余隆的左右手。由香港著名乐评人周凡夫撰写的回顾音乐节十年历程的书稿,因为这一人事变动不作出版,音乐节转而邀请美国乐评人司马勤(Ken Smith)另起炉灶。几个元老级的赞助商也从赞助名录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