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人的潜意识真的是很奇怪,比如在秋天深了的时候听波兰爵士作曲家克日什托夫·克麦达(Krzysztof Komeda)的爵士乐,必须要去读李贺的诗歌,“宋玉愁空断”,“入乡诚可重”。是的,爵士乐不是错宴,不是带不回来的穿越了时间之重幕的乡愁。等了快4年的时间,终于收到从上海转寄过来的8CD的克日什托夫·克麦达的电影原声音乐套装。来自波兰的地下爵士的另一极的电影之光。这些来自20世纪60年代的东欧电影里的爵士光核重新清洗了我的爵士乐的概念和经验。记得当年因为喜欢波兰电影《水中刀》,我把电影看过多次后还将电影配乐给拷贝到笔记本电脑里。那黑白的影像、恍惚的爵士配乐,如同来自我的朴素前世的我所不曾经历过的生活,为迷惘的我展开了一个新生的世界。
爵士乐可以归于一种向前意识的投射,2004年的秋天我拿到一本上海出的爵士唱片天书,看到一张ECM公司的托马茨·斯坦克(Tomas Stanko)的《应答祈祷》,灰绿的大海暮霭深沉,掀动着波涛,蒙太奇般的催眠。我马上订购了这张来自波兰的唱片。好在ECM公司的爵士乐唱片比较好订购,三周后我就拥有了这张深度意识流一般的蒙太奇唱片,同时知道了一个名字:克日什托夫·克麦达,波兰爵士乐的鼻祖、电影配乐大师。黑暗、悲伤、深不可测的意识流之海,同时又是简单平实的基调,像一名诗人拍摄的黑白照片,有着入骨的乡愁、应答祈祷和深刻的蒙太奇般的诗性,和我当时接触到的爵士乐性质完全不一样。那些日子我反复听这张ECM爵士乐唱片,同时幻想着到哪里去找一张克日什托夫·克麦达的唱片来听听,1969年就早早离开人世的克日什托夫·克麦达的爵士乐唱片。
记得有一次在互联网上无意看到一段克日什托夫·克麦达配乐的电影原声视频。当时感觉这部电影完全是为克日什托夫·克麦达的爵士乐而生的。黑白的即兴的影像,波兰、被爵士乐渲染得深不可测的波兰,是我完全不了解的国家。这还是我这个古典控所熟悉的肖邦的波兰吗?或者社会主义国家的铁幕的波兰吗?几乎完全是另一个波兰,由爵士乐抵达自由国度的波兰了。想想在1964年前后的,兼具地下和公开性的,在电影和诗歌之间展现的最不可思议的波兰现代爵士乐运动,穿越了铁幕的最深不可测的爵士乐白昼。如同一名中国诗人所写下的那样:在最黑暗的地方,黑暗本身就是一种灯。负数的光明。黑过了黑暗的光明。我这样憧憬着、期待着由托马茨·斯坦克的这张“应答祈祷”传递过来的深重得凝滞的缓慢的河流。爵士乐是什么?什么是爵士乐?我几乎不能回答了,只有期待,期待能搞到一张克日什托夫·克麦达的唱片来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