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夜莺障碍:唱片客的秘密聆听年代

所有聆听苍老的耳朵皆为天涯游子泪

字体:16+-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切都不一样了,我感觉到20世纪80年代的爱乐生活和我有了恍如隔世的感觉,好像已经在岸的那一边。

有的时候我在想,认识拉赫玛尼诺夫肯定有更秘密的理由。20世纪90年代我从《爱乐》杂志上读到一篇诗人王家新写拉赫玛尼诺夫的唱片和流亡的文章,于是赶快回家翻出我的那套绿褐色封套的拉赫玛尼诺夫全集唱片重听。事实上,即使你和一个人已经很熟悉了,你也总是“忘了”去问他一些貌似简单的问题,比如,和诗人王家新相识已经10多年了,我从来都“忘记”问他是如何“发现”拉赫玛尼诺夫音乐的,又是如何写出那篇爱乐文章的。同样,诗人欧阳江河是我聆听唱片的一部“隐形圣经”。我将他的爱乐文章(里面最可怕的部分是唱片版本比较)看作是唱片购买指南,往往他刚写了零度巴赫的格伦·古尔德,我的手里就多了一堆古尔德的哥德堡变奏什么的唱片;他刚比较完肖邦的钢琴音乐唱片,我起码就入手了米开朗基里、波利尼、科尔托、所罗门甚至不以肖邦见长的基辛的肖邦唱片。当他和《爱乐》主编八卦罗马尼亚籍的指挥家切利比达克的对话录刊登出来后,我花了两年时间攒钱,几乎买全了被他们称之为奇迹的这个罗马尼亚人在EMI公司出版的慕尼黑时期的唱片。

尽管这样,我还是“忘了”问,他是如何从20世纪80年代在书包里放着转录的卡带和录像带开始听古典音乐的。沧桑总是有种种禁忌让你忘记了去问他们爱乐的最初理由,比如他们买的第一张唱片,比如又是哪一张唱片突然把他们“照亮”,让他们开始进入拉赫玛尼诺夫或者古尔德的灵魂禁地,写出零度或者反零度的文字曲,如同开往神秘领地的运载着火车的轮渡,一张唱片、一幅作曲家的肖像、一位神秘的黑衣人无意说出的名字,或者突然爆发的巨大空虚感,都可能唤醒住在我们自身体内的那个拉赫玛尼诺夫,或者那个古怪的钢琴家格伦·古尔德,他们在我们的体内醒来了——我们就开始买唱片,像最悲恸的乡愁或国土一般开始流亡曲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