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艺术导论

第一节 实用艺术

字体:16+-

对人而言,万物的存在价值都从实用开始。从中西艺术史的考古材料和历史经验来看,人类最古老的原始艺术都是实用艺术;而晚近兴起的现代设计、公共环境艺术包括铺天盖地的户外商业广告牌,更是艺术生活化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视觉奇观。因此,探讨艺术的家族谱系,“有用性第一”的实用艺术首当其冲。

一、建筑艺术

房子是现代都市草根心里的痛,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从“蓬牖茅椽”的农村通过奋斗来到城市,结果发现,“雕梁画栋”的别墅遥不可及,就连脚下一小块聊以挡风避雨的出租屋都不属于自己。从有到无,从必需品到奢侈品,这事实是“家”和“人”的双重异化。作为人类“居住的机器”和栖息的港湾,建筑是物质与精神相连接的桥梁。它绝非我们看似的那样仅仅是一块冰冷的物体,而更有可能是一种诗意的存在。

体现在外在特征上,建筑首先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结合的典范。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指出,建筑的基本原则是“坚固”、“实用”、“美观”,这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建筑三原则”。其中,坚固也是实用性的要求,因此,一个建筑被选择的首要依据是实用。文艺复兴时期著名建筑家托伯特·哈姆就明确指出:“所有的建筑物,如果你们认为它很好的话,都产生于‘需要’(Necessity),受‘实用’(Convenience)的调养,被‘功效’(Use)润色,‘赏心悦目’(Pleasure)在最后考虑。”[1]这里说的“赏心悦目”就是美观,美观是人从“物质人”向“精神人”升华的表征。这是因为,“一个建筑是一个天地,把什么建立在‘最小’之概念上,那是不可思议的。人类的精神也有它的需要,其中就需要空间,人在空间里伸展自己,扩大自己并使自己得到快乐”[2]。尤其是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需要的层次也变得日趋丰富、多元了。因此,建筑的价值一方面建立在坚固、实用的基础之上,但“归根到底,决定一个建筑物的重大价值,看来总是美学标准”[3]。今天,我们在国内参观北京故宫、南京中山陵抑或苏州博物馆,到国外游赏希腊的帕特农神庙、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或者是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我们断不会区分哪个柱子是实用的,哪个屋檐是审美的,因为作为艺术的建筑已经紧紧将实用和审美的功能融合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