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艺术导论

第二节 造型艺术

字体:16+-

“造型艺术”,顾名思义,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或水、墨、绢、纸、颜料,或木、石、泥、玻璃、金属等),在二维或三维空间中塑造出直观、生动的视觉形象,并用以表达情感,反映社会生活。造型艺术有造型性、直观性、瞬间性以及再现性与表现性相统一的显著特点。生活中,人们经常将其与“视觉艺术”、“美术”混用。一般来讲,造型艺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书法等形式门类。

一、绘画艺术

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基本的艺术样式。它以水墨、线条、色彩等艺术语言,通过构图、造型、设色等艺术手段,在二度平面上构造具有三维空间幻觉的静态视觉形象,从而使人在欣赏过程中通过联想和想象,感受作品的审美意义和艺术意味。绘画的样式、体裁十分庞杂,分类标准也不统一,我们这里仅以大的体系标准来分,将其分为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两大类。

中国的绘画形成较早,历史悠久。根据考古学的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大地湾文化中就有了地画,而在稍晚的红山文化遗址中又出土了大量壁画的残片,这应该说是我国绘画的最早呈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壁画昌盛,出现了以朱、黑两色为基调的漆画作品。至秦汉,中国进入民族艺术风格确立时期,绘画大致包括了宫殿寺观壁画、墓室壁画和帛画等门类,出现了像毛延寿、樊育、陈敞、刘白等后世知名的汉代御用画工。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在保留前朝壁画、漆画、画像石和画像砖的同时,又进一步出现了纸绢卷轴画。卷轴画形式多出自士大夫画家之手,极利于收藏和流传,因此也成为后世绘画(包括伪作)的最主要形式。魏晋是我国绘画艺术的初步成熟阶段,当时人物画占据主导地位,并涌现出一大批各具风范的名家,如东晋的顾恺之、刘宋的陆探微、南齐的张僧繇、北齐的杨子华和曹仲达等。唐代绘画是中国封建社会绘画的巅峰。其中,人物画有被奉为“画圣”的吴道子和擅长人物肖像的阎立本,前者的《送子天王图卷》和后者的《历代帝王图卷》,都是人物画方面的代表作。山水画则在魏晋的基础上迅速发展,主要以李思训、王维为代表。而花鸟画亦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科,涌现出薛稷、曹霸、韩幹等名家。五代时期,山水画的变化最大,从选材到技法都有大的飞跃,“荆、关、董、巨”四大家的出现,成为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其中,以荆浩、关仝代表的北方山水画派,开创了大山大水的构图,善于描写雄奇、壮美的全景式山水;而以董源、巨然为代表的江南山水画派,则长于表现平淡、天真的江南景色,体现风雨明晦的变化。宋代绘画的代表人物有李公麟、苏轼、文同、米芾、张择端等人,他们在艺术上力求洗去铅华而趋于平淡、素雅,崇尚天真清新的风格。元代绘画,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人物画相对减少,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代表有赵孟頫、钱选、高克恭、王渊,以及享负盛名的“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倪云林)和王蒙。文人画的创作比较自由,多表现自身的生活环境、情趣和理想,譬如山水、枯木、竹石、梅兰等题材大量出现,作品强调的是文学性和笔墨韵味,重视以书法用笔入画和诗、书、画的三结合。到明代,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是当时最负盛名的山水画画家,被画史称为“吴门四家”。此外,徐渭在花鸟画方面创立的大写意画法,以及陈洪绶在人物画方面所开创的变形画法等,都极闻名。清代绘画,最有名的是“清四僧”,即石涛(苦瓜和尚)、朱耷(八大山人)、髡残、弘仁四人。他们往往借绘画来抒写身世之感和抑郁之气,作品寄托着对故国山川的炽热之情;而在艺术上则主张“借古开今”,反对陈陈相因,重视生活感受,强调独抒性灵。这一时期,以郑燮(郑板桥)为代表的“扬州八怪”也是值得关注的,其亦开创了绘画创作上的一代新风。时至近现代,中国画坛更是名家辈出、风格多元,不断涌现出如任伯年、吴昌硕、高剑父、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潘天寿、黄宾虹、刘海粟、林风眠、傅抱石等不可胜数的绘画大师。作为一代宗师,他们至今仍是中国绘画艺术前进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