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艺术导论

第一节 艺术史的构成与纵深

字体:16+-

一般情况下的艺术史书写,都是以艺术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重要作品为中心。但是,在这些艺术品中,又集合了诸多思想观念的成分,它们是艺术品之所以被重视的主因。因此,艺术史亦即通过艺术品所展现的人类的精神史。就像艺术从来不会因其精神性而自外于实际社会,艺术史也不会游离于整体性的社会历史之外。并且,艺术史对于整个社会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即“历史学家所致力的事业,是去发掘那些发生在过去的事件及其原因”,“他们需要理解的是事物已经过去的状态,尤其是他们所研究的那个社会的价值规范、或者说社会观念。而艺术品就是历史学家们的重要资源之一。这些作品通常都会对人的范式有所展示——这范式包括人们对生死、祸福、荣辱、盛衰以及人与神、命运与归宿等问题的看法。若是没有对这些价值的理解,历史就只剩对事件的简单串联了”。[1]总而言之,艺术史的外在形态虽然表现为以艺术品为核心的历史记录,但指导特定艺术史书写得以成立的,实际是某种历史观念。所以,全面了解艺术品的历史构成、精神脉络不仅必要,而且是必需的。

先来看艺术史的构成层次,大抵包括三个大的方面:

一、艺术史首先是艺术实践发展的历史

其中,艺术创作形态的变化构成了艺术史的主线。如艺术诞生之初,人类具有艺术成分的活动还是以现实实用为出发点。到了文明时代,艺术逐渐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领域,艺术创作专门化、职业化,艺术家的形式探索就成了艺术发展的显在特征。与此同时,艺术也会因为各种具体的历史原因而不断变化。应该说,“变”始终是艺术的主旋律。无论是主题内涵还是艺术形式,任何艺术家都不会将简单的重复与因袭看做是一种好的作风。艺术不断扩张其领域,在发展中逐渐将整个社会与人类历史当做表现对象,并且以自身独有的方式揭示人类未来发展的可能。也正由此,艺术成为社会文化中一个醒目的子文化。而在经济、政治、宗教包括艺术在内的若干子文化所共同构成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艺术一方面保持着与其他子文化的彼此交往与相互渗透,同时又在这种复杂的张力关系中不断维持着自我的独立性。往往,在特定时间段或地域内,大的文化语境对艺术独立性的影响极为显著。以中国传统艺术为例。在封建时代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基本上没有完全以创作为专门职业的艺术家。对于包括宫廷御用画师、瓦舍勾栏间的民间艺人在内的中国艺术家来说,艺术不仅是精神的寄托与归宿,更是达成某种现实功利目标的中介和手段。譬如有唐一代,诗歌除了审美把玩之外还有“行卷”之用。“行卷”又名“温卷”,指当时的读书人为显示才华、结识科举考试的主考官而毛遂自荐、投递诗文的风尚。士人朱庆馀的《闺意》(图5-1)就是行卷之名作:“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该诗的另一个标题《近试上张水部》可以帮助读者明白诗的用意。“张水部”系当时的水部郎中张籍,其以擅长文学而又乐于提拔后进而与韩愈齐名。《闺意》的投赠对象,正是可以帮助诗人称扬和介绍于主考官(礼部侍郎)的张籍张大人。在此之前,朱庆馀已经常有行卷之举并得到了他的赏识。临近考试,诗人还是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因此以“新妇”自况,以“新郎”比张,而将主考比作是“舅姑”(公婆),再次问计于张籍。仅从审美或艺术性的角度看,这首诗已经相当完整、优美动人,然而作者的本意,却在于表达一位应试的举子,在面临关系到自己政治前途的一场考试时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众所周知,应进士科举,对于当时的士人来说乃是和女孩出嫁同等重要的大事:如果考取了,就有广阔的前途;反之,就有可能沉沦一辈子。这也正如一位女子嫁到婆家:如能得到丈夫和公婆的喜爱,地位就稳定了;否则,日子就肯定难过。因此,《闺意》诗的重心在诗外,并且颇具一箭双雕的意味。事实上,在中国文学史上,大量优美的闺怨诗出自于男性诗人之手。同样,这些作品除了表现出情感、思想的深度,更重要的一个功用就是“托物言志”,即如“行卷”般表达自我诉求,以闺阁自况,显示出个人在政治、现实涡流中的无奈与企盼。类似这些内容,都是艺术史中丰富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