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艺术学经典文献导读书系:戏剧卷

二 悲剧喜剧论

字体:16+-

悲剧批评的基础

德莱顿

■导读

德莱顿(John Dryden,1631—1700),17世纪后期英国最重要的诗人,写过30部作品,文学成就为当时之冠,文学史家将其所处时期称为“德莱顿时代”。德莱顿生于北安普敦郡的一个清教徒家庭。1644年入伦敦著名的威斯敏斯特学校,1650年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654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659年,为纪念克伦威尔的文集写了一组“英雄诗”,引起文坛重视。1663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668年,被封为“桂冠诗人”,两年后被任为皇家史官。

1663年,德莱顿以处女作喜剧《疯狂的豪侠》(The Wild Gallant)加入一小剧团。在《印度皇后》(The Indian Queen)和《印度皇帝》(The Indian Emperour)两部英雄悲剧中,他逐渐发展了爱情与荣誉相互冲突的主题。这样的主题在《格拉纳达的征服》(The Conquest of Granada,1672)中达到顶点并且大获成功。1675年11月上演的《奥伦-蔡比》(Aureng-Zebe)放弃了押韵对句,改用无韵体。1677年,德莱顿根据莎士比亚的剧本《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创作了《一切为了爱》(All for Love),连同此前和此后他对莎士比亚另外两部戏剧《暴风雨》和《特罗勒斯和克雷西达》的改编,标志着他进入了新古典主义的创作期。剧作符合“三一律”的成规,结构严谨,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密切关联。德莱顿的文艺批评论著主要有《论戏剧诗》(1668)和《悲剧批评的基础》(1679)。前者是德莱顿以四位作家自由漫谈的形式发表对诗歌和戏剧的评论,语言生动活泼、内容丰富,见解精辟,作者因此被约翰逊博士誉为“英国文艺批评之父”。

《悲剧批评的基础》是德莱顿为改编的剧本《特罗勒斯和克雷西达》写的序言,集中体现了他的悲剧观。此文创作于1679年,与法国古典主义的鼎盛时期有几年之隔。这几年见证了古典主义戏剧理论越过英吉利海峡,被译介到英国的历程。朗吉努斯的《论崇高》、布瓦洛的《诗的艺术》、拉宾的《论亚理斯多德的诗学》以及布苏的《论史诗》,都对德莱顿的悲剧理论产生过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