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艺术学原理(第2版)

四、艺术创作的过程[16]

字体:16+-

艺术创作过程是具体艺术作品的生成过程,大致包含感物、感兴、伫兴、意兴、神思、定兴等几个基本环节。以下不妨从中国艺术创作的“感兴”传统出发,去适当汇通中西方艺术创作观念及创作经验。

1.感物

这里所说的“感物”或“物感”,与西方那种作为神灵附体的带有神秘意味的灵感不同,不过是一种来自日常生活过程本身的人生意义直觉,代表个体对事物的认知和体验。英国诗人雪莱在《伊斯兰的起义·序》中这样自述:“我从童年就熟悉山岭、湖泊、海洋和寂静的森林。我与‘危险’结成了游伴,看它在悬崖峭壁的边沿上嬉戏。我曾踏过冰封的阿尔卑斯山,曾在白朗峰之麓居住。我曾在遥远的原野上漂泊。我曾泛舟于波澜壮阔的江上,夜以继日地驶过山间的急湍,看日出、日落,看满天繁星闪现。我见过不少人烟稠密的城市,处处看到群众的情操如何昂扬、磅礴、低沉、递变。我见过暴政和战争的明目张胆、暴戾恣睢的场景;多少城市和乡村变成了零零落落的断壁废墟,赤身**的居民们在荒凉的门前坐以待毙。……我就是从这些泉源中吸取了我的诗歌形象的养料。”[17]中国人则早就讲究“用笔不灵看燕舞,行文无序赏花开”,与大自然有着更为亲切、亲密的感情。“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这是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对大自然感发力量的生动描绘。他视大自然的“山林皋壤”为“文思奥府”,认为文艺家的“**之情”离不开“江山之助”。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许多对自然现象的精微观察和自然风景的生动描绘。至魏晋间,中国山水诗即蔚为大观;南北朝,山水画亦卓然独立。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搜尽奇峰打草稿”,成为历代中国画家的自觉实践。宋代画家范宽初师名家李成,后渐有所悟,感慨道“与其师人,不若师造化”。于是游京中,遍览奇景,对景造意,终于自成一家。明代画家王安道曾从学于大画家夏圭,并深得其旨。后来他游览了华山,见奇秀天出,“乃知三十年学画,不过纸绢相承”,于是“屏去旧习,复从事写山,以意匠就天,作图四十幅,皆得华山天趣”。当有人问他师谁而成,他说:“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清代画家布颜图的山水画独成一局,多得之于秦陇巴蜀、滇黔粤桂的山川,后来他的学生向他请教画山水画的秘诀,他写诗作答:“万壑奔腾势不羁,一峰自有一峰姿。问谁求取玄元理,多拜名山作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