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脑子里盘旋着切利比达克满怀深情指挥贝多芬《英雄》交响曲时的旋律,随着最后观众起立鼓掌(切利比达克每张专辑现场录音,曲子开头结尾均从观众掌声进入,这是一种致敬致),那位英雄、时年法兰西皇帝拿破仑从眼前消失了,代之的是“我”:他孤独过,失败过,痛苦过,焦虑过,彷徨过,他没有被悲伤所淹没,一声叹息,他回到了人。
我见过慢的布鲁克纳,没有见过比《英雄》更慢的。请看两种数据对比: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的《英雄》用了47分41秒,其中最长的乐章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用时16分27秒,最短乐章谐谑曲为6分10秒;而切利比达克的慕尼黑爱乐版本用时57分52秒(包括鼓掌时间41秒),比卡拉扬版整整慢了10分11秒,谐谑曲为6分52秒,比卡拉扬版长了43秒。比较看来,同一首曲在不同指挥家演绎下的截然不同,卡拉扬版《英雄》咄咄逼人、昂首阔步,迈着军人的步伐,勇往直前,这与那位在乐团前面始终闭着眼睛指挥的帝王式指挥家形象完全吻合。在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上卡拉扬有意突出了铜管乐队的低鸣,反映出贝多芬意志的力度(几乎所有的唱片说明书都这样写);而到了切利比达克指挥棒下的“英雄”已死(第二葬礼乐章)人站了起来,摇摇晃晃,这个人因带了伤而可爱了,由一个黑管引导,它交出去了恍惚、迟疑和漠然—因为他的慢,铜管乐退后,黑管凸前,受伤的英雄分外迷人!犹豫不决的他哀叹了,我喜欢听他的哀叹,他的无所依靠的哀与叹!到了中段,有力的军鼓声取代了哀叹,尾声军鼓再一次被哀叹所代替,慕尼黑爱乐的弦乐手表现上乘,他们于无声处起拍,将哀叹打散:“我庄严地想象着你,心中略带哀愁。\谁又能告诉我你是什么样,你是谁。”博尔赫斯诗歌的《胡宁》片段刚好对应了《英雄》的葬礼部分。一支以青年为主的交响乐团—委内瑞拉西蒙·玻利瓦尔青年管弦乐团在指挥家杜达梅尔带领下从南美边缘跨入欧洲大陆音乐中心波恩,献礼的曲目就是《英雄》交响曲,第三乐章到了杜达梅尔手里焕发出血性的风采,《英雄》献给贝多芬的故乡波恩无半点矫情,因为你在杜达梅尔和他的乐手们身上看到的无非如此。这样说来,有意放慢脚步的切利比达克版《英雄》是一位迟暮的英雄?这位英雄“阻挡了来自荒原的长矛\这位英雄回到了胡宁,我从来没有来过的地方\这位英雄听见了,阴影或最后的灰烬”[1]。在第四乐章极快快板里,一般指挥家都会演绎得排山倒海,切利比达克却没有,他依然捏拿稳他的慢节奏,以宽幅度结束了英雄荒原的一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