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音乐会见:聆听古典

现象瓦格纳——我爱切利比达克之瓦格纳音乐

字体:16+-

李欧梵教授的《音乐札记》借用德国哲学家胡塞尔现象学原理把切利比达克的演绎方式归纳为“现象学”,以最原初的视角看问题,言之有理。李先生写音乐随笔有一个特点,他对某人格外推崇,就不厌其烦地在多篇文章里提及,向乐迷郑重推荐某版本的唱片。我看了后窃笑,吾道之不孤啊。

近日我多听瓦格纳,在汽车放了几张瓦格纳音碟,一发动汽车的马达,歌剧《汤豪舍》即刻响起。这张《汤豪舍》是著名指挥家沃夫冈·萨瓦利什1962年在拜罗伊特歌剧节上指挥演奏的录制,录音有些年头,前奏曲听起来颇有气势,宛如一轮红日缓缓升起。切利比达克在EMI只录音过一套《瓦格纳、韦伯》,暗蓝封套,录音公司依然是EMI。《瓦格纳管弦乐》曲目有《纽伦堡的名歌手前奏曲》(12分28秒)、《齐格弗里德牧歌》(23分45秒)、《众神的黄昏葬礼进行曲》(9分23秒)、《汤豪舍序曲》(16分57秒),从曲目的编排上看完全是一首交响曲形式:快—慢—极快—慢,切利比达克用交响形式塑造了瓦格纳,而向另一位他仰慕的作曲家布鲁克纳致敬。《瓦格纳、韦伯》选有《帕西法尔》第三幕《美好的星期五音乐》、《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前奏曲。

听了切利比达克指挥的《汤豪舍》序曲后感叹,这哪里是瓦格纳,分明是切利比达克演绎出来的又一“现象学”瓦格纳!切利比达克的慢节拍将《汤豪舍》里头关于爱与死的主题用缓慢的大号吹奏出来,如上升的海水渐渐淹没了游水的人,你不但没有死的恐惧,反而有一种被湮没的幸福感。当你耳边尚留萨瓦利什的气息,切利比达克一道指挥的影子将余下的音符统统抵消,你啜饮切利比达克的《汤豪舍》而无其他。切利比达克在他认为能发挥他的才华的地方做文章,对低音部的控制尤为突出,有意削弱各种乐器的个性和棱角,他卸掉小提琴的高亮,阻止小号**,保持弱音,延绵低音,拖延**来临,在慢速度里辨认出了每个音符。切利比达克从来不指挥瓦格纳歌剧,但在这套独一无二的瓦格纳弦乐章里,切利比达克将他的才情奉献完毕,让全世界的瓦格纳迷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