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音乐会见:聆听古典

“悲怆”归来——我爱切利比达克之柴科夫斯基《悲怆》

字体:16+-

《悲怆》总是以这样的方式进入爱乐人的视线:阴暗、美好回忆、简短的抗议、最终沉郁,人生如悲怆,柴科夫斯基在最后一部的交响乐里注入了哲思,颇能引起一些人的共鸣。《悲怆》作于1893年,老柴走到了人生暮年,与他20年前创作的作品《天鹅湖》完全不一样,在第四乐章老柴打破了传统进行曲式的收尾方式,不以斗志昂扬、豪迈的步调收尾,而是以一个停止呼吸般的歌调结束。其结构特征与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第四乐章出现的“合唱”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进入了人生暮年:灾难性是他们想到的唯一词汇。

我在20世纪90年代初听柴科夫斯基,《悲怆》是其中最早的唱片(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卡拉扬只不过完成了一张柴科夫斯基的作品,丝毫谈不上情感投入。第一乐章卡拉扬用时18分24秒,切利比达克用时2分12秒,慢了近7分钟之久,把柴科夫斯基的阴郁之气描摹得异常细腻。慢引子是一段名副其实的慢演奏,大管在低音区域滑出晦涩音符,稍微停顿,如漆黑一片的大海低音提琴拉动琴弦,两个低音叠加,如黑暗坠泻在夕阳之上,乐队以缓慢步调扶持着它,在57秒时间内,沉郁的风格反复了一次,中提琴和大提琴闪现了下,如明火举于水面,随即消逝,沉入到阴暗之中,感觉世事两茫茫,木管吹奏出温暖的声音,给这无限的阴郁增添了些许亮色。老柴把开头的苦难主题保留到了最后,虽然我们在中段听到了华丽的圆舞曲(令人想起电影《安娜·卡列妮娜》中的舞会),老柴骨子里却是寒冷、致命的阴郁,他不可能让自己超越这种阴郁,也不想,而是一再地沉入下去,用阿多诺的话来说,“在艺术史上,晚期作品都是灾难性的”切利比达克把握住了“晚期风格”和“沉湎痛苦”两种方向,老柴在《悲怆》第一乐章的用器也刚好吻合了切利比达克的风格,他的宽广演奏、他的低音雕刻,将悲怆气氛演绎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中前段著名的大乐队齐奏爆发之前,柴科夫斯基用大管、单簧管、大提琴向我们倾诉了他一生的经历,这乐章可说是他的内心独白:所有的创伤无法愈合,所有的幸福只是幻影,唯孤独是真实、可靠的!第二乐章是切利比达克拿手的低声部延宕,反复执拗的持续低音,低到几乎听不见的木管吹奏—失去赞助人梅克夫人、风雨飘摇的身体状况,哪有幸福可言?—柴科夫斯基的忧郁如一枚成熟的果子,从切利比达克指挥棒下递过来让我们品尝。第三乐章是一首诙谐性的进行曲,切利比达克使步调慢了又慢,削弱其进行曲风格,突出诙谐,我们听到了木管的温暖,听到了拨弦声里的深情,也听到了军号声,—我又回到了四年前上海大剧院那一晚,可是切利比达克只用了数个全乐队齐奏就打败了马泽尔和纽约爱乐,他始终让管乐的演奏越过了弦乐,他缓延**到来,持续着弦乐和管乐冲击,一波接着一波,在定音鼓敲打下全乐队齐奏到巅峰—到这里,《悲怆》休矣!可是,不。第四乐章,到了主题乐章悲伤的柔板、行板(Adagio lamentoso-Andante),前面较少出现的小提琴演奏得如泣如诉—哪怕死也要死得体面。在长达13分钟的挣扎后,轻轻的锣声在第10分钟回应了死神的呼唤,总有那么一天你我都将投入到死神的怀抱,没有死的颤栗、死的恐惧只有“与圣者共安息”,重现了第一乐章对死者的安魂祷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