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但丁的《神曲》一直是李斯特喜爱的作品。对了解但丁的人而言,这是一部天主教版《天路历程》。李斯特宗教情绪浓厚。从天性上,李斯特的宗教感与同样虔诚的巴赫、布鲁克纳不同。时代不同,而他长得太帅了,过于喜欢社交生活和巴黎贵妇沙龙,浮华缠身——“老衲无端堕业尘”。
《但丁交响曲》把李斯特矛盾的宗教情绪表现得十分有个性——那是一种“祭献”,一种灯红酒绿深处对苦行的渴望——浪漫主义运动的精神特征。
什么是浪漫主义?从技术上讲,浪漫派的音乐有一种“拯救”的心理特征,还有一种“拯救”的专业特征——如果不想让古典音乐瓦解的话,就必须“拯救”,为已经放纵失控的旋律找一个落脚处——如同德国哲学必须有一个“绝对精神”才能“大团圆”一样。奏鸣曲式本身就是一个“拯救”的过程。天主教徒李斯特最像一个中国人——李叔同。从《但丁交响曲》以及李斯特出家后为数众多但罕有人演出的宗教作品,可以找到另一个李斯特的行踪,甚至比在贵妇人沙龙中更容易逮到他。
李斯特自幼对《神曲》爱不释手。风华正茂青年时,他就酝酿为《神曲》谱曲。从最初的钢琴曲到完整的交响曲,这个愿望像使命一般。这真是一个巨大挑战,因为《神曲》代表了中世纪西方思想的最后顶峰。受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洗礼的人,难以理解那个中世纪世界。对《神曲》的执着,表明这位性情禀赋超凡的人,对信仰的无能为力又心有不甘。
从体裁上,李斯特原本打算按地狱、炼狱、天堂三大篇章来表现《神曲》三大部分。据说,瓦格纳认为人间音乐无以表现“天堂”,李斯特放弃了最初的计划,在第二乐章结尾加上女声合唱“圣母颂”,简要地取代了不可能写出的第三乐章。这也是一个上佳选择。几百年来,对大多数读者而言,但丁《神曲》的真正魅力集中在《地狱篇》。但丁把一腔怒火,化为地狱里永远不灭的硫黄燃烧。极尽所能的浪漫派管弦乐技法,有利于表现这种暗无天日、鬼哭狼嚎。有苦难就有戏剧性,有愤怒就有节奏,有同情就有旋律。相形之下,《炼狱篇》缺少一些戏剧性。但炼狱作为“净界”的特征——渴慕——可是浪漫派的主要心理状态,而《天堂篇》就像“王子和公主从此过着幸福生活”一样无聊,没有了冲突、完美无缺,就只能是末日了。在完美中,世界亦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