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世界”交响曲》到大提琴协奏曲,德沃夏克旋律让人难以自持。音乐爱好者钟情乡愁——从黑人灵歌、爵士乐到乡村民谣,美国民歌音乐就是一种乡愁集合体。
《“新世界”交响曲》第四乐章是对年轻的纽约沸腾生活的真实描绘。说德沃夏克为捷克民族音乐奠定基石,是一种虚假政治正确;说他使美国音乐摆脱对欧洲的临摹而走向崛起,是事实成立。美国音乐,从古典到流行,渗透着“新世界”精神。
要说乡愁,这是印第安人在故土沦为异乡人的感受,是黑人对非洲的回望,是白人流亡至美洲对旧世界的回忆——这种集体无意识的乡愁,也是犹太人、波希米亚人艺术的精髓。德沃夏克感受到多元的美国文化那沸腾生活固有的音乐节奏,美国式的乐观主义与维也纳曲式感、波希米亚旋律在他这里融为一体。
《“新世界”交响曲》的真正灵感,来自于美国诗人朗费罗(1807—1882)的长诗《海华沙之歌》。这是美国早期文学第一部关于印第安民族的史诗。基调是美国式的乐观主义,主题是印第安人英雄“海华沙”引导人民从事生产劳动、种田、捕鱼、疏通江河并创建文明。
《海华沙之歌》在世界各地获得广泛喜爱。《大英百科全书》把“海华沙”解释为“人类进步及其文明的具象化”。在这儿,每一个美国人都是印第安人,曾经走上“血泪之路”;每一个美国人都是黑人,从贩奴船下来再无归途;每一个美国人都是反对英国国教的政治犯,登上“五月花”永不回头——这是移民文化的大杂烩。
美国文化的熔炉性和新兴国家的朝气,对德沃夏克至关重要。“如果没有看见美国,我永远写不出现在所写的交响曲。”从美国时期的清唱剧《美国旗》、《弦乐四重奏“美国”》、《“美国”弦乐五重奏》到《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等,他运用美国黑人歌谣、印第安人舞曲,尝试一种世界音乐文化综合。“美国未来民族的灵感无论从哪里来——是从黑人旋律、混血人的歌曲、红种人的吟诵调,还是思乡的德国人和挪威人咏出的简单的歌谣——关系都不大。可以肯定,最好的音乐的细胞正混杂在这个伟大国家的一切民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