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银皮书:2013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年度报告

一、内容层面: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现实误区

字体:16+-

(一)只顾传播,不顾接受

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既是关乎国家文化影响力的事业,又是关乎电影业自身规模发展的产业。称其为事业,是因为对外文化传播的整体布局包含了国内外人员的交流,国外节事活动的举办,国内众多影视企业、机构的参与等多重因素,电影业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称其为产业,是因为目前我国电影业在整体上对国际市场存在陌生感,进入国际市场对影片进行国际化运作的经验也欠缺,需要时间通过其自身品牌塑造来提高电影业界的声誉、通过影片的国际行销成功案例来提高收益。只有当事业意识与产业意识有机融于一体时,中国电影对外传播力量才能增强。

好莱坞电影之所以能够获得预期的票房收益,与其在产制全流程中注重观众调研密不可分。几乎每一个好莱坞电影公司都有专门的预算用于多种形式的观众调研,让电影内容和广告营销手段尽可能地吻合受众需求。

反观国内电影,一方面国内电影企业针对国内电影观众的调研也是近两年刚刚起步,调研方式方法、调研结果应用上都须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出于国外市场潜在票房十分有效,更不愿大费周折地对国外电影观众做调研。

(二)只顾文化符号,不顾文化内核

出于在最短时间内吸引境外观众注意力的需要,中国电影对外传播内容中往往包含着大量的被国外观众所熟知的文化符号。这些文化符号可以是外国人通常比较熟知的中国历史著作有关于孔子言论的《论语》《孙子兵法》;熟知的中国历史文物有秦始皇陵的兵马俑、故宫的瓷器;熟知的中国自然资源就是熊猫、长城;熟知的中国概念是Kung Fu(功夫)。

必须承认,上述的这些符号在中国历史文化中都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合理地在影视作品中运用这些符号,能够加强国外观众对于作品内容的亲切感,进而有可能将注意力投向这些作品。就连好莱坞著名的“梦工厂”都以“熊猫+功夫”为核心创作出全球近5.5亿美元票房的影片《功夫熊猫》,在获取巨大经济收益的同时,也顺便为中国文化之国际传播提供了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