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幕正中出现一朵巨大的茶花,由黑白渐渐生出彩色。大幕将舞台分割为前后两半,有一些人正在忙碌,似乎在清点遗产。
这是2010年6月1日至6日国家大剧院上演的歌剧《茶花女》的序曲部分。清点遗产的处理跟著名的电影版非常相似,但微微倾斜的大幕却是大剧院舞台版的神来之笔,它不仅有效地区隔了空间,而且起着一个神奇的反射作用。在咱们这个滥用投影的年代,剧中最“原始”的投影手法却令人耳目一新。就是这块幕,使得观众同时获得了两个视角。大幕上的影像有时充当景物,有时渲染气氛,有时则是人物内心的投射。这样的处理既不烦琐,又不至于单调。当幕后显示出影像时,观众甚至可以看到三重叠影,如同电影中的叠化,意味深长。
构思这个创意的团队,包括配套的服装、灯光、导演等,主要来自欧洲,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跟世界顶级歌剧院一样,中国国家大剧院在制作歌剧时完全不拘泥人才的国籍,一部戏就是一个小小的联合国。可以看出,大剧院正在从传统的拼正宗向现代化的拼创意过渡。
演员班子的国际化却仍未达到水乳交融的状态。跟之前的《卡门》相似,《茶花女》的几位主角分成西洋组合和中国组合两套。这种分法未必科学,会给人一种错觉,以为本土团队不如外来和尚。其实,两组班子肯定各有千秋。
1日晚首演那场是外国组,美国女高音玛丽·邓利维音色相当美,而且极富表现力,尤其是**的爆发力非常强。细微之处也处理得很用心,有些段落唱得很柔,令人不禁侧耳倾听。美中不足是中间段落偶尔过于收敛,或许是为了情感爆发而故意为之,以造成反差。墨西哥男高音阿图罗·查康—克鲁斯**四射,但角色决定了从戏路到音域他都不可能抢女一号的戏。达里奥·索拉里扮演的亚芒之父显然唱功远远高于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