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电影,也酷爱音乐,但我不是一个理想的电影音乐聆听者。大多数的电影配乐我压根“听不见”,准确地说是“听而不闻”。换成文绉绉的话,我把电影音乐当作电影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看电影的时候不加区分,因此,当配乐处于称职状态,我不太关注音乐的成绩。只有音乐特别突出或者特别失败时,才会让我侧耳。在影片放映的时间纬度里,作为接受人的我,以全盘接收的心态,将自己全身心融入影片的视听世界中。极少数情况下反复观看同一部影片,才会着重留意影片的某个元素,比如镜头的调度,比如配乐。
电影观众中不乏同时是影迷和乐迷者,其中也不乏有能力一耳朵辨识电影音乐的,比如那些一下听出《让子弹飞》里有《太阳照常升起》音符的。但能长期关注电影音乐并且将之当作一门独特艺术来探究,这方面的人在西方也并不多,在华人世界更是凤毛麟角。对于电影音乐,你可以从电影入手,也可以把音乐当作切入点。虽说电影是综合艺术,但侧重的显然是画面。我们听说过从美工和摄影转行当导演的,西方有不少从编剧或舞台剧跨越过去的,但鲜有音乐人改行过去的。高晓松拍过几部影片,但影响甚微;周杰伦导演并主演的影片《不能说的秘密》,是为数不多的音乐人利用自己特长拍摄并取得不错成绩的案例,但他参与其他影片时,都只是一个有音乐背景的演员,对影片的配乐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除了音乐片或以音乐家为题材的传记片,多数故事片中的配乐系陪衬画面的配角,因此,它的地位无法跟画面、人物、剧情、台词分庭抗礼。华语影片对配乐有着敷衍潦草的传统,直到近年才有所改观,而成龙的《红番区》引进美国时,当地片商就花了100万美元重新配乐。有观点认为,人各有专长,导演不可能什么都懂,请一个音乐高手不就万事大吉了?在我看来,这话只说对一半。诚然,一般导演不可能像卓别林那样将编剧、导演、主演、配乐大包大揽,更不可能谱写出我心目中好莱坞历史上最动听的电影歌曲《微笑》(卓别林为《摩登时代》谱的曲,歌词为后人所加),但他必须懂音乐。所谓“懂”,不是指上过音乐学院,也并不是指识谱与否,而是对音乐有一种特殊的敏感,尤其是将音乐视觉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