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隐秘激情:唱出来的爱恨情仇

莫扎特:万里晴空一朵乌云

字体:16+-

说来奇怪,爱上莫扎特居然比爱上瓦格纳更费周折。对于瓦格纳是找不到门道,莫扎特歌剧我自认为进了门,但愣没看出道道来。相当一段时间,大约有两年吧,老感觉莫扎特歌剧冗长乏味,连美国PBS电视网播大都会的《魔笛》,是大卫·考克尼(David Cockney)充满魔力和童趣的舞台,依然无法让我兴奋起来。光是开场塔米诺王子跟三个女人的对唱,我强烈的感觉是:“怎么那么傻呢?”

其实,从剧情节奏看,莫扎特一点儿也不缓慢,至少除了普契尼,其他人都不比他快多少。瓦格纳就更甭说了,那是后来的事儿。我发现,视觉的帮助(即看演出)对于我欣赏莫扎特歌剧不仅没有帮助,反而起了反作用。这跟我欣赏普契尼刚好相反。国家大剧院制作了大量普契尼歌剧,直到2013年才排了一部《费加罗的婚礼》,莫非他们的决策者遭遇跟我当初同样的瓶颈(之前排过《魔笛》,但未能一举走红)?

现在回头想,原因不难解释:威尔第和普契尼具有强烈的戏剧性,美声派够招摇,在卡拉斯等高手那儿也变得起伏跌宕,只有莫扎特对于我这个门外汉显得过于平淡无奇。可能是我太重“歌剧”中的“剧”,也可能是太早迷上了卡拉斯,对戏剧的诉求比较高,所以对莫扎特的美反而反应比较迟钝。

如果普契尼是烈酒,莫扎特则是红酒,喝了不上头,有酒量又不会品尝的人自然喝不出好来,必须慢慢喝,不能动辄一饮而尽。借用电影表演来做比较,普契尼是放开来演的,大开大合;莫扎特是收着演的,表面上风平浪静,内心冲突可能只靠一个眼神来传递。两种各有美妙的境界,但不能用一种标准去衡量。

喜欢上莫扎特那一天,必定也喜欢上典型的莫扎特演唱风格。很多西方专家认为,我们现在生活在最精彩的莫扎特演唱年代,至少是自有唱片以来的。现在唱莫扎特唱得好的,简直多如牛毛,随便听哪张新唱片,都可能有新惊喜。相反,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莫扎特演唱,现在听起来有点粗糙。就说被奉为圭臬的1959年朱里尼(Carlo Maria Giulini)版《唐·乔瓦尼》,萨瑟兰和施瓦茨科夫自然没话说,但唱采琳娜(Zerlina)的格拉采拉·舒蒂(Graziella Sciutti)简直像是曾轶可登上超女舞台,你只能说那与众不同。让我真正倾心的《唐·乔瓦尼》是1985年的卡拉扬版,照样星光灿烂,但风格全部统一为地道的莫扎特。唱爱尔薇拉(Donna Elvira)的巴尔莎(Agnes Baltsa),为卡拉扬唱了很多威尔第,在《唐卡洛》和《阿依达》里都气势逼人,几乎把女高音压下去,到了《唐·乔瓦尼》,尽管仍是性格最外露的女性角色,但整个要小一号。被我称作“疯狂歌女”的巴特尔(Kathleen Battle)唱采琳娜把一个容易上当的村姑塑造得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