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第一个“与盟国共同作战”计划科目演练是以与日本作战为核心,它设想美国、苏联、英国、中国共同与日本及伪“满洲国”方面作战。主要内容是:
日本对苏联不宣而战,美国首先对远东冲突进行调解,但日本拒绝妥协并挑衅,美国遂加入盟国对日作战。战争之初,日本在远东占有区域优势,菲律宾失守。对于美国海军来说,在西太平洋过早寻求与日本海军决战,由于缺少基地,风险较大,而逐步占领通往远东的基地是比较稳妥的战略,只是时间较长且陆军投入较大,但英国海军可以给予支援。美国和英国向盟国提供物资援助,最终盟国强大的实力确保了战争的胜利。鉴于公众、国会的孤立主义情绪和《凡尔赛条约》强制和平的教训,战争胜利后美国不对外承担政治义务,不主张完全摧毁日本,因为如此会导致苏联主导远东而不利于美国;美英对原日本委任统治的岛屿进行托管,但美国愿意将托管权让与英国,前提是英国以西印度的领土进行交换。这个计划是基于当时远东的时局,可以看作是传统“橙色”计划的进一步演绎。
1935年的计划演练主要针对当时的欧洲形势,希特勒上台后挑战《凡尔赛条约》,德国和日本缔结“钢铁同盟”。美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及远东盟国共同对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南斯拉夫结成的“纳粹同盟”作战。设想意大利在英法支持下占领阿尔卑斯山勃伦那山口及奥地利城镇引发欧洲战争,日本与德国签订秘密协定,宣布禁止美国舰队在东经180°以西海域活动;美国一开始宣布“武装中立”,但因德国和日本突然袭击美国舰只而卷入两洋战争,与盟国共同作战;美国将派遣至少25万但不超过50万的远征军前往欧洲,但不充当主要角色,只是协助英法打败欧洲的“纳粹同盟”,重在重建战后欧洲和平;同时在夏威夷驻扎一支强大的舰队威慑日本,欧洲战争结束后再与盟国集中力量打败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