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英美军事战略同盟关系的形成与发展:1919—1945

第一节 英美需要军事合作

字体:16+-

英国是西方列强中在华权益最大的国家,面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力图保住既得利益是英国的基本打算。然而平津失陷和日本对上海的大举进攻,无疑对英国在华地位构成了公开挑战;日本进一步封锁中国沿海并对所有外国船只验明身份的做法是对中国及英美等国家主权的严重侵犯;英国驻华大使许阁森(Hughe Knatchbull-Hugessen)被日本飞机扫射而负伤的事件更是日本对英国的蓄意挑衅;而日本相继夺取中国津、秦海关的收入并向江海关的税收管理权提出要求则是对英国利益的直接进攻。[1]尽管英国对日本无视外国权益的做法不断提出抗议,但它在远东防御的空虚状态使任何抗议都变得软弱无力。

在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战争的同时,欧洲的形势也进一步恶化。德国和意大利的扩军备战势头有增无减;1936年10月建立的柏林—罗马轴心也因两国继续实行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的政策而得到巩固;1937年希特勒越来越频繁地提出收回原殖民地的要求以及意大利作为地中海强国的出现,都使英国忐忑不安。同年9月,墨索里尼访问柏林,受到隆重接待。希特勒在欢迎会上表示“这两个帝国的力量现在是维护欧洲的最强有力的保证”[2],是柏林—罗马轴心进一步强化的标志,使重整军备不力的英国更加担心自身的安全,不得不再次考虑修改国家防务的优先顺序。1937年12月15日国防需要委员会起草的一份《关于未来年代的国防费用》的报告提出,英帝国战略防御的次序是:保卫联合王国的安全,保卫英国进口粮食和原料的贸易通道,守卫英国的海外领土,协力防卫英国在战时可能有的任何盟国的领土。[3]

在这种战略优先顺序的安排下,保卫地中海的交通要道免遭意大利的进攻放在了保卫英国的远东领土免遭日本进攻之前。英国政府一面企图通过绥靖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以达到防止战争的目的,一面希望依靠在远东有直接利害关系的美国的合作,把日本的扩张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而且,英国政府认为,没有与美国的充分合作,英国在远东就不能采取行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