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影视概论教程(第2版)

一、影像

字体:16+-

传统电影中,通常我们把借助于感光胶片或数字载体这样的物质材料,利用摄影这样的技术手段,最终在二维平面的银幕上生成的具有三维空间感的视觉形象,称为电影影像。

影像是一个动态性的概念。从对比的角度来理解,电影影像在成像原理上,类似于照相的影像,由一束可以分辨的光线投射在具有明显边缘性的两度空间的平面上,并通过观众一定的文化审美层面的视觉认知而生成的三维空间的影像。但同时,电影影像又区别于照相的瞬间性静态特征,它是运动的、连续的、流畅的,它不是物体直接在人的视网膜上成像,而是通过物体反射出来的光在特定材料的投影(胶片/数字载体),然后在银幕上呈现出来刺激视网膜成像的。

影像又是一个发展性的概念。具体表现为:1.数字影像的出现。目前世界电影创作中,已经突破了纯粹胶片制作的传统方式,出现了数字电影和网络电影(在网上制作并播放),电影的放映可以发展到由制作的电脑终端直接传输到电影院的接收终端(通过卫星、光缆,或移动硬盘传输,中间省略了胶片纪录、洗印、复制和放映的载体环节),即电影的生产可以不再需要胶片、放映机等传统电影生产的载体工具。但即便这样,要成其为电影存在的人眼可感知、可见的视觉形象依然必须存在,影像的内涵和外延会有新的发展,但核心的东西还存在。2.跨媒介影像的创造。包括漫画形态、油画形态等影像不断发展、丰富呈现,既可以是非一般的现实还原,也可以是虚拟科幻、浓墨重彩。在这方面,《美梦成真》(What Dreams May Come)和《罪恶之城》(Sin City)等众多影片可作为典型呈现。

从特性上看,电影影像具有如下多种特性:1.逼真性。摄影机记录下来的影像,能够最大限度地还原物质现实。2.假定性。影像对于物质现实的逼真还原,不是真实的,而是假定的真实。3.复制性。影像还原物质现实是第一层复制性,还有电影影像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被多次复制。4.符号性。影像作为符号,首先是标示出现实生活的物体本身,是某种程度的“缺席的在场”,物体、人物、空间、时间早已不是现在时,却在银幕上以现在时的影像展现;其次还可以达到更为深层的文化内涵,比如革命影片中青松翠柏等表达了英雄精神的永垂不朽。除了特定历史文化语境下常规的约定俗成的符号意义外,还有特殊的象征、隐喻等符号意义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