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影视剧本创作教程(第4版)

三、悲剧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应充分展示

字体:16+-

任何剧作中的人物,尤其是主人公形象,都应该充分的立体的展现。但相对而言,在影视剧的创作中,正剧中的人物即使是以平面的表象呈现,也能为观众所接受,甚至获得艺术创作的成功。比如那些以动作为主的惊险片、功夫片、警匪片,如美国影片《生死时速》,如希区柯克的某些情节片如《三十九级台阶》之类,如我国以打斗为主的影片《少林寺》、《少林小子》等,虽然人物难免有模式化、类型化乃至表象化之嫌,但由于情节的紧张精彩、画面的生动引人,仍不失为一类成功的剧作。喜剧也可以如此:它的主人公只要通过外部动作的离奇古怪、迥异常人,而不必向观众**内心世界,就能够产生令人发笑的戏剧效果,乃至颇为深刻的社会与人文内涵。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尽管是默片,主人公连话也不说,却一样能成为出色的经典之作,便是有力的证据。

但是,悲剧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如果展示不足或根本没有,使人物形象缺乏立体感,观众便不能与之“同呼吸、共命运”,对这个主人公的死亡或毁灭,就很难产生“悲”的审美感受,而悲剧也就不能称为悲剧了。因此,悲剧创作中,应该特别注意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展示。

比如联邦德国的著名影片《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若从表象的故事情节看,根本算不上什么悲剧:

纳粹的“第三帝国”灭亡前夜,新娘玛丽娅与新郎赫尔曼在炮火中仓促结婚,一夜之后,赫尔曼应召上了战场。纳粹战败,玛丽娅获知丈夫死亡。为了谋生,她竟然到与丈夫打仗的美国兵营作舞女,并与美国黑人军官相识、相恋而同居。正当玛丽娅与黑人沉醉于即将有孩子的幸福时,赫尔曼突然归来,扑向玛丽娅**的黑人军官。这时,玛丽娅却用酒瓶砸死黑人。在这部分戏中,如果我们不了解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自然就会觉得她的行为几乎不可理喻。而下面的情节就更难理解:丈夫把杀人的罪过揽到自己身上而被关进监狱后,玛丽娅马上与一个富有的企业家同居,并作他的秘书,并因此得到了她希望的首饰、小轿车、洋房和可观的“私房钱”。同时,玛丽娅却又不时到监狱看望丈夫。赫尔曼因企业家的“帮助”提前出狱后,远走他乡。玛丽娅却又十分珍视丈夫每月从外地寄来的玫瑰花束。不久,企业家病死,而恰在此时,玛丽娅一直盼望的赫尔曼回来了,两人住进豪华住所。本该幸福地生活了吧?却出人意料——在玛丽娅没关煤气而点火吸烟(有意还是疏忽,剧情故意模棱两可)所引起的大爆炸中,夫妻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