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堂课,我为学生简单讲授了“生死学”和生死教育的简史,当然是简而又简的。不过,我觉得自己准备这段短讲,其实花了很多年的时间。
追根溯源,生死学的源头在100多年前。
1903年,俄国生物学家梅契尼科夫(Elie Metchnikoff)出版了《人的本质》(The Nature of Man)一书,首先提出了“死亡学”(Thanatology)的概念。Thanatology一词,源于古希腊神话中死神“Thanatos”的名字。梅契尼科夫认为,用科学的精神及方法研究“死亡学”和“老人学”,可减少人类承受痛苦的过程,并可改善人类生活品质。
作为生物学家的梅契尼科夫,为什么会提出“死亡学”来?他本人哪些人生经历触发了他对死亡的关注与思考?凭直觉,我知道这里面应该有故事。每个对“死亡”问题有超过常人关注的人,包括我自己,必定有着自身的原因。
果然,梅契尼科夫年轻时便遭遇了死亡之痛。他的第一任妻子因为感染肺结核而在1873年过世,28岁的梅契尼可夫非常悲痛,再加上其他的一些问题,他吞食了大量鸦片企图自杀,但是没有成功。1875年,他再度结婚,而第二任妻子又在1880年得了伤寒,梅契尼可夫再度自杀。这次他用了注射的方式,让自己感染了回归热,但是经过一番痛苦的折磨,他还是没有死去。
这个两次自杀没有死去的人,后因发现吞噬细胞,建立细胞免疫学说,与P.埃尔利希共获19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梅契尼科夫的故事让我们看到死亡之痛,也看到了生命巨大的可能性。它像一个寓言一样,暗含了“生死学”的价值:“唯有愿意触及死亡的终究限制,才可能从中开拓出生命的尊严与价值。”[3]
在梅契尼科夫之后,著名的爱尔兰诗人艾略特在1955年提出:“死亡教育和性教育同样重要和必要。”20世纪60年代,死亡教育开始出现在美国大学和中学中。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据《纽约时报》报道,已经开设“死亡与临终”通识课程的高校达165所,中学达1100多所。到1975年,已经有40多所医学院开设了死亡教育的正式课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