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从发生到结束只有六天。但我的许多学生和电影里的学生一样,只有到第六天,才惊觉“浪潮”的可怕。而在前面的五天里,他们看到了原来彼此对立的学生开始团结,原来因种族、阶层差异形成的歧视被抹平,原来被称为“软脚虾”的蒂姆变得勇敢,原来感到孤独的学生仿佛找到了归属,原来终日迷茫的学生似乎有了方向感……这个团体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学生提问和讨论环节,他们提出了许多困惑:“浪潮”这样的团体和制度,有没有积极的意义?“浪潮”提供的整齐划一和归属感,是否是民主制度没有的优势?“**”是错误的,但那时人们却有一种单纯的**,现在我们似乎只信仰自己,难以合成一股力量发展成强大的集体,“就像学校里很多名存实亡的学生社团一样”。发展个性和融入集体,似乎都能给人提供生命的意义,这两者的关系究竟怎样?
在这些提问中,我看到了学生的某种渴望,这样的渴望也曾出现在电影《浪潮》中的学生身上。
这是一种怎样的渴望?它又来自何方?我和学生分享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卡伦·霍妮的观点:“通过把自己消融在某种更巨大的东西中,通过消除自身的个体性,通过放弃自我以及它所拥有的一切怀疑、冲突、痛苦、局限和孤独,来获得最后的满足。这正是尼采所谓的从‘个体的原则’中解放出来;正是他称为‘酒神精神’的那种东西。他把这种倾向视为与‘日神精神’——它致力于积极地塑造和掌握人生——恰恰相反的一种人类基本追求。”“这两种倾向本身并不都是病态的;无论是保持和发展个性,还是牺牲和放弃个性,都是解决人类问题的合理目标。”[10]
那,人类要解决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心理学家戈登·盖洛普在20世纪70年代做了一项研究,发现在动物王国里,只有少数“精英”,如黑猩猩、海豚、逆戟鲸、某些大象,能认出镜子里出现的是自己。科学家们发现,正是这些有自我意识的动物,面对失去生命的同类动物尸体时,会表现出某种“慌乱不安”的行为。黑猩猩以及一些种类的大象象群中,还存在“守灵葬仪”现象,它们在同伴死亡后,会在尸体旁边伫立直达数日。“对于死亡的知觉似乎是智力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11],他们得出结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