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影像中的生死课

从葬礼到生命的庆典

字体:16+-

中国传统上的丧葬礼俗非常多样,但总体来说,偏重于“隆丧厚葬”,花费的时间相对较长,投入的钱财相对较多,就连我们陕北的“受苦人”[8],死了也要穿上几身好衣裳。虽然1949年后,政府多次提倡“移风易俗”,但有钱有地位之人的葬礼,仍然是“风光无限”。

课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学生一起探讨隆丧厚葬习俗的成因,我把重点放在了今天,放在普通人身上。

传统的丧葬礼俗有哪些合理之处?有哪些已经不适应今天的需要?

现代生活方式(工业化、城市化)使丧葬礼俗发生了哪些改变?这些改变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你觉得今天的人们更需要怎样的葬礼?

“火化”当然是最为明显的一个改变。城市土地有限,人们只好将土葬改为火葬,以节约土地资源。葬礼时间大大压缩是另一个改变。一般来说,政府公务员和国企员工,直系亲属的丧假为三天[9],因此许多葬礼不得不在三天内完成。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是,葬礼从社群参与变成商业或政府有关机构运营,流程化、标准化的操作提高了效率,也消解了葬礼的其他功能。

过去,中国有“过七”“做七”的风俗,即亲人逝去后,每七天就要举行一次吊祭仪式,一共举行七次。到了七七四十九天,便要做“断七”,断七过后就出了孝期。不管这个风俗是来源于佛教还是道教,也不管这个风俗在各地演变出多少烦琐的仪式,从心理学角度看,它给了人们一次次表达哀伤的机会,减少了因情绪郁积对心理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今天,这样的习俗在大都市中已经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许多人因为没有机会处理自己的哀伤而陷入抑郁。记得多年前有个同事前来找我请假,他说父亲去世后自己一直很抑郁,想出去散散心。当时我大吃一惊,责怪自己完全没有想到一个人去世后,需要完成的不仅仅是安葬这件“事”,还应哀悼这份“情”。